非遺項目進校園勞育增智長技能黎曉銘老師帶領6-10班學生制作了中國結。“老師,非遺是什么意思呀?”這段對話發生在長安中學勞動課上,由黎老師帶領學生走進非遺課堂,開展了別開生面的非遺文化課。黎老師首先給學生講解了中國結的發展歷史,讓他們體悟到
非遺文化夜市上,市民們不僅可以近距離的接觸和購買非遺文化商品,還可以現場領略非遺傳人的技藝絕活兒。據了解,本次非遺文化夜市將會持續整個夏日,市民們在賞文化、品美食的同時,可以充分領略安丘深厚傳統文化底蘊的魅力,助力城市夜經濟的發展。讓非遺文
前日上午,市總工會召開“好心茂名·最美非遺工匠”候選人綜合評審會,組織職能部門領導、專家評委對19名“好心茂名·最美非遺工匠”候選人進行綜合考核。
為發掘非遺的文化魅力,促進非遺商業化發展,2月2日,巨量引擎聯合《長沙晚報》等全國各主流媒體,在長沙潮宗街推出了2023年“煥新非遺”全國影像展暨非遺論壇活動。在潮宗街啟動的2023年“煥新非遺”全國影像展是本次活動的亮點之一。
如今,貴州黔東南舉辦以非物質文化遺產、民俗節日和農耕文化為代表的苗年、侗年、苗族姊妹節等鄉村特色文化活動,既展示了民族特色文化的超凡魅力,也營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圍,孕育出“村BA”“村超”“村歌”等“超顏值”文化。
在退休后的幾十年時間里,包基勤不斷打磨著自己魚燈制作的手藝。隨著時代的變遷,會做魚燈的手藝人漸漸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背烁镄聜鹘y魚燈制作手藝之外,考慮到石浦獨具魅力的漁文化,包基勤植根旅游市場,將大魚燈制作成了方便攜帶的小魚燈,成功入選當
項目旨在推動社會力量參與非遺傳承人才梯隊建設,促進非遺融入現代生活實現代代相傳,助力鄉村振興和區域發展。非遺技藝的傳承,文化薪火的賡續,對于青年傳承人們,可謂任重道遠。首期入選的20位傳承人,都在各自不同領域發揮所長,持續為非遺傳承注入“青
國家級非遺蘇繡傳承人姚建萍表示:“數字化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手段,直播帶貨為文化傳承提供了新思路,可以讓觀眾走近繡娘,以此弘揚‘工匠精神’,推動工藝品與時代和市場相結合。鎮湖蘇繡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是蘇州高新區文化產業的重
賞非遺彩陶,憶悠久歷史,學制陶技藝……這個文創旅游體驗基地已成為宜昌城區新文化地標。為了改變非遺文創產品“大眾不精致,精致不大眾”的現狀,近年來,西陵區文化和旅游局加大非遺文創研發力度,結合旅游市場需求,讓非遺文創產品“見人見物見生活”?!?/p>
至此,我國共有43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居世界第一。中國43個入選的非遺項目包括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35個、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7個,以及優秀實踐名冊1個。
在本次非遺購物節上,還有眾多嘉賓到現場助陣。在昨晚的直播中,荊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張大香也來到直播間,為市級非遺項目民間繡活助力,并化身模特,現場走秀,為繡活文創產品帶貨;現場當起繡娘,學習展示刺繡技藝。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如今,在寧德各地豐富多彩的文旅活動中,常??梢钥吹椒沁z的身影。近年來,寧德各地積極探索文旅融合發展路徑,非遺與研學旅游、民宿、文創產品、節慶活動等結合起來,催生了
感受非遺文化”實踐活動,吸引了轄區十余位青少年的踴躍參與,共同體驗非遺技藝“拓印”的魅力?;顒蝇F場,工作人員為孩子們講述了非遺的含義及種類,介紹了“拓印”技藝的悠久歷史,以及植物拓印的手工制作方法。非遺的傳承不僅僅是技藝的傳承,更是中華民族
諸暨非遺諸暨市應店街鎮十二都村素有“南孟故里”之稱,這里是孟氏南宗的核心聚居區,居住著2萬余名孟子后裔。2017年,十二都村舉辦了首屆“南孟文化節”,召開“南孟文化研討會”并邀請相關國家級非遺專家和當地文化專家參加,此外開辟建立了“南孟文化
近日,由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指導,廣東省非遺工作站(振興傳統工藝工作站)主辦的2021年度廣東省“非遺進校園”優秀案例征集活動公布獲獎結果,佛山2個案例獲評“精品案例”,2個案例獲評“優秀案例”。
作為全網首個在抖音平臺上突破4000萬粉絲的美食創作者,穩居平臺第一美食創作者的李子柒在視頻內容上具備其不可替代性。李子柒抖音粉絲破4000萬,憑借的不僅是其持續輸出優質內容的核心能力與對東方美學的理解,也離不開內容創作者與優質平臺間的相互
近年來,通過科技賦能等方式,非遺不斷實現活態傳承,讓傳統文化得以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從文明傳承發展中形成的非遺沒有被束之高閣,而是與日常生活建立緊密聯系,才能讓非遺真正“活”起來,“火”下去。近年來,數字化被越來越多地應用到非遺保護與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