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申報條件、材料、程序、時間、注意事項
專才管理(專注于政策項目服務、資助補貼申報等)給大家詳細介紹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申報的相關信息,讓大家一目了然!
已列入縣(市、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并符合下列條件:
1.能展現中華民族文化創造力,見證中華民族文化傳統,具有較高歷史文化價值、藝術價值和學術研究價值。
2.扎根于社會生活的文化傳統,具有世代相傳和鮮明龍巖地域文化特點和人文特色,依然活態傳承。
3.在促進中華民族文化認同、增強社會凝聚力、增進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在文化交流中能產生重要紐帶作用。
4.能見證龍巖重要文化事象或失傳的歷史記錄,及其重要發展階段或代表人物,可提供認知我市的文化發展史或某個地區群體性文化發展史。
5.能體現龍巖歷史與文化多樣性的民間習俗、信俗,具有較大社會影響。
6.能代表龍巖傳統工藝和技能的特色、水平,依然滿足日常社會生活需要。
7.項目類別有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曲,曲藝,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等。
參照前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申報數量與入選比例,每個縣(市、區)推薦申報項目數量不多于8項,市直各相關單位不多于5項。
申報材料要求充實準確、簡明扼要、重點突出;照片和錄像片要達到技術要求,錄像片要將項目核心特征與價值介紹清楚;項目申報書和項目簡介一律以A4紙印制,一式5份(原件);電子文本(Word格式)及文本上所粘貼的照片(JPG格式)光盤2份。所有申報材料及輔助資料將全部歸檔,不再退還。
1.申請報告。由各縣(市、區)文化體育和旅游局向市文化和旅游局提交本地區或本部門的申請報告,并附推薦項目表。推薦項目表應注明申報項目名稱、保護單位,并對申報目的和意義進行簡要說明。
2.項目申報書。包括項目簡介、基本信息、項目說明、項目論證、項目管理、保護計劃、縣級文化行政主管部門審核意見。
3.輔助資料。包括錄音、錄像資料、代表性圖片、證明材料、授權書,以及其他有關資料。
4.各縣(市、區)文化體育和旅游局推薦申報項目清單。
5.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同意申報的函件。
6.已正式公布各縣(市、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文件。
各地的申報工作由各縣(市、區)文化行政部門組織實施。各地應對申報項目進行篩選、論證,經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批準后上報,各縣(市、區)文體和旅游局組織人員將申報材料錄入非遺代表性項目網上申報系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對申報材料審核完畢后,市文化和旅游局組織專家召開評審會對具備申報條件的項目進行評審,報經市級人民政府批準后,向社會公布名單。
1.各縣(市、區)文化體育和旅游局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精心組織,認真準備,充分發揮傳承人、專家學者以及各行業協會的作用,廣泛聽取意見,積極認真組織申報、審核、評選和推薦,按照有關要求,切實做好推薦工作,認真準備相關材料,嚴格把關,力求推薦材料精煉、準確、真實可靠,確保項目質量。
2.進一步規范項目保護單位。按照文化和旅游部的要求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申報評審管理暫行辦法》的有關規定,應由具體承擔項目保護與傳承工作的行業協會或同業公會、企事業單位等作為項目保護單位,并履行申報、管理、保護和傳承職能。行政管理部門原則上不再作為項目保護單位。
1.請市藝術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牽頭做好全市第八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工作。
2.請各縣(市、區)文化體育和旅游局于 2022年5月9日前組織人員將市第八批非遺申報材料錄入非遺代表性項目網上申報系統, 6月1日前將市第八批非遺申報相關紙質材料統一報送至龍巖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聯系方式附后),逾期不再受理。由市非保中心匯總上報市局非遺科。
3.市局擬于6月中旬組織召開推薦申報第八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評審會,對上報項目進行篩選、論證,確定市第八批非遺代表性項目名單。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申報的相關知識。
全國企業如需了解評估企業可以申報哪些補貼項目、政策扶持、企業項目申報、資質認證等,可以到我們:專才管理官網 進行查詢評估與合作,為全國企業單位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希望能幫到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下一篇
至此,中國已擁有52處世界遺產。此次鼓浪嶼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地遺產構成要素包括:世界多元文化聚居在鼓浪嶼,使得鼓浪嶼的建筑特色和風格體現了中國、東南亞和歐洲建筑與文化價值觀的交融。中華文化是農耕文化,講究鄉土,對海洋文化卻一直重視不夠。因此,
那么,什么才算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次,考考你:在中國豐富的文化傳統中,有哪些元素可能不包括在這一名錄之內?這種思考不僅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也促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積極地去探索和保護這些即將被遺忘的文化瑰寶。
何山)近日,由中國文物學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的“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游案例推介活動”終評會在京召開。15名專家組成終評委員會投票選出“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游案例”和“2021全國文化遺產旅游優秀案例”。其中,河南博物院“失傳的寶
《我與我身邊的文化遺產》《我們是文化傳承人》大家紛紛表示,此次演講比賽不僅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增強了青少年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更借助演講和講述的形式,不斷去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和交流表達能力。
宿州地理位置優越,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而且特產名吃也非常的多,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宿州最有名的5種小吃,每種都是宿州人的心頭愛,看看你吃過哪幾種?SA湯是宿州市的金牌小吃,同時也是宿州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在宿州本地,這幾種小吃都是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