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義烏文交會:創新增添非遺文化魅力,變遺產為財富
2023-03-16 來源: 中國(義烏)文交會
第10屆中國(義烏)文化產品交易會以文化產品交易為核心,致力于提高展會檔次,優化參展結構,增強展會經貿性、實效性和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促進文化產品結構調整和創新,樹立中國文化產業國際貿易的“風向標”。
為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資源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和產品,創造文化價值和社會財富,也是中國(義烏)文化產品交易會開設“生產性保護類非遺產品”展區的初衷和努力方向走進義烏文交會:創新增添非遺文化魅力,變遺產為財富,讓傳統工藝、雕刻刺繡、文房四寶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走出深閨”,融入當代生活。
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傳統體育、游藝與雜志、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等多個類別,涵蓋數千項非遺項目。2003年浙江省被文化部列為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綜合試點省,非遺的保護工作正式拉開序幕。十年來,浙江在非遺的保護工作中先行先試、大膽探索、勇于進取,成為全國有目共睹的非遺保護大省。
李克強總理曾在去年11月份考察浙江。在京杭大運河杭州拱宸橋段考察時,李克強強調,在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中,要始終堅持保護、傳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讓悠久文明的精髓融入現代生活”。
浙江是吳越文化、江南文化的發源地,也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早在5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有原始人類“建德人”的活動。境內有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距今6000年的馬家浜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良渚文化。綿遠流長的歷史,給浙江留下了燦爛的文化遺產。
身處文化福地,義烏文交會特設“生產性保護類非遺產品”展區,立志將傳統文化通過創意設計、衍生品流通、科技創新等方式,更好的傳承、發展下去,讓古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當代人共享的文化財富。
那么,對于推廣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產品,應該選擇哪類海外KOL合作比較好呢?另外,可以選擇在旅游和美食領域有影響力的海外KOL進行合作。選擇在文化藝術領域有影響力的海外KOL進行合作也是一種選擇。在推廣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產品時,選擇合適的海外
至此,中國已擁有52處世界遺產。此次鼓浪嶼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地遺產構成要素包括:世界多元文化聚居在鼓浪嶼,使得鼓浪嶼的建筑特色和風格體現了中國、東南亞和歐洲建筑與文化價值觀的交融。中華文化是農耕文化,講究鄉土,對海洋文化卻一直重視不夠。因此,
那么,什么才算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次,考考你:在中國豐富的文化傳統中,有哪些元素可能不包括在這一名錄之內?這種思考不僅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也促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積極地去探索和保護這些即將被遺忘的文化瑰寶。
何山)近日,由中國文物學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的“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游案例推介活動”終評會在京召開。15名專家組成終評委員會投票選出“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游案例”和“2021全國文化遺產旅游優秀案例”。其中,河南博物院“失傳的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