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李蔚
浙江再添一人類非遺!“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項目正式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新一批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浙江有6個國家級非遺項目成為重要組成部分。
認識一下——徑山茶宴。
徑山茶宴起源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徑山寺。唐代法欽禪師在徑山開山種茶,茶宴逐漸形成。宋代,茶宴已融入僧堂生活和禪院清規,徑山茶宴的儀式規程被嚴格規范下來,成為日本茶道和近現代茶話會的共同起源。
徑山茶宴又稱“徑山茶禮”“徑山茶會”,是徑山寺接待貴賓時的大堂茶會,從張茶榜、擊茶鼓、恭請入堂、上香禮佛、煎湯點茶、行盞分茶、說偈吃茶到謝茶退堂,有十多道儀式程序,融合了禪院清規、儒家禮法和點茶新技法而自成一體、獨具一格。
徑山茶宴歷經千年變遷,留下許多名篇華章、軼事佳話,造就了熔名山名寺、禪學茶藝、詩文書畫于一爐的徑山禪茶文化,如今對國際茶文化的交流也起到重要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徑山茶宴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戒興:
徑山禪寺作為南宋五山十剎之首,在當時的禪宗寺院具有代表性的地位。徑山的茶禮儀規,就是為當時寺院常住的上千位禪僧的修行生活服務的,通過茶破除坐禪的昏寐,通過茶禮的儀軌形式,讓參與其中的人進入參禪修行的情境中。
我是從1996年開始,拜師學習中國茶道和“徑山茶宴”習俗整套流程的。1999年在中國佛學院系統學習中國茶道,并于杭州靈隱寺修學研究茶道,之后任徑山寺住持,開展徑山茶宴的研究和傳承活動。
徑山茶宴主要是以宋代的《禪苑清規》為基礎,緊扣宋代清規的細節,同時恢復茶頭僧的人選,進行培養、傳承。在清規史料的基礎上,通過與日本東福寺進行參訪交流,選派徑山茶頭僧前往觀摩進修,了解傳承自徑山的日本寺院四頭茶會的相關細節,以及東福寺保存的宋代形制的茶器,這都為徑山茶禮的恢復提供了參考的依據。
2011年徑山茶宴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此后,徑山寺始終保持傳統,每年定期舉辦“徑山茶宴”,向社會展示宋代禪院茶禮,讓社會各界體驗到徑山茶宴的文化魅力之所在,并通過舉辦不同形式的禪茶論壇,邀請海內外專家就徑山茶宴的歷史文化內涵、保護傳承方式和未來發展方向進行學術研討。
徑山茶宴的文化魅力在于看似簡單素樸,卻呈現出莊重且攝受人心的禪的情境。其傳承也是佛教傳入中國,在修行生活中不斷適應中國文化需要,從而形成了儀禮中國化。
而徑山茶宴此番入選人類非遺,是佛教中國化的又一成果,對弘揚徑山宋韻文化、禪茶文化也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徑山茶宴是中國禪門清規和茶會禮儀結合的典范,茶宴之真諦在于“和敬清寂”,為中國禪宗茶道之原創,在傳承與發展中折射出中國禪茶文化史的悠久和光輝。
徑山茶宴主要通過歷代師徒授受和十方住持衣缽相傳而代代傳承,茶道具也被當作傳法憑信傳播下來。在徑山寺的下屬寺院和周圍村鎮中,也依照傳統禮俗程式來接待賓客。
茶宴在徑山寺明月堂舉辦,其主人為徑山寺當任住持。舉辦前,要在堂外張貼“茶榜”;在陣陣茶鼓聲中,僧客入場,茶鼓聲止,住持緩步入堂,至佛像前拈香禮佛,行三觸禮;上香后,住持入席首座,僧客隨即依次正身端坐。
茶臺上,茶頭煎湯點茶、備盞分茶,并依次奉茶于眾人席前;期間賓主師徒進行問答交談,稱為“參話頭”。說偈畢,住持與賓客取盞,聞香、觀色、舉盞吃茶。
結束時,住持起身上香禮佛,主賓之間行禮道別,退堂。
日本曹洞宗的道元禪師來徑山寺參訪,當時就記載有徑山寺住持在明月堂舉行茶宴歡迎他。
特別是徑山作為日本臨濟宗的祖庭,圓爾辨圓、南浦紹明等日本僧人來徑山寺參學,不僅把徑山的禪法、宋代的文化帶到日本,同時把徑山的茶葉、飲茶制茶的工藝、禪院茶禮的儀軌帶到了日本。其中圓爾辨圓把徑山茶種帶到自己的家鄉日本靜岡,如今茶產業成為靜岡的支柱性產業,圓爾辨圓也被尊稱為茶祖。
南浦紹明則把徑山的茶禮儀規傳入日本,成為了形成日本茶道的直接源頭。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中國非物質遺產中85%沒有得到有效保護文博非遺,日韓等國家相繼搶注優秀的華夏文明,比如日本搶注同仁堂,韓國搶注中秋節,元宵節,七夕節也被搶注以中國“少林功夫”為內容的商標,已被美國歐洲日本等國家大量搶注文博非遺了,包括“少林文博非遺;職稱評
被譽為日本“重要非遺的魅力的文化財富”和“青瓷砧”日本將重要文物分為三個等級非遺的魅力,國寶第一非遺的魅力,重要文化財富重要文化遺產第二,再重要美術青瓷砧是日本非遺的魅力的名稱,為優質南宋薄胎厚釉龍泉青瓷說明這個世界愛它珍惜它已經很久非遺的
1、“采用‘活態’的方式展示非遺項目非遺活態,是希望年輕人不要只知道燒麥好吃非遺活態,不了解燒麥怎么做弘揚傳統文化的同時,不遺落傳統技藝,要讓文物文化活起來”呼和浩特市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局局長蘭毅說道內蒙古自治區是非物質文化遺產。2、日本世界
歌舞伎特徵是布景精致舞臺機關復雜日本非遺品牌,演員服飾華麗,且演員清一色為男性以上名詞所代表日本非遺品牌的內容,亦可詳查百度百科,以深入日本非遺品牌了解20092014年亦有多種表演藝術祭祀慶典等被錄入非遺名冊以日本傳統音樂與表演藝術而言。
1、2006年5月端午節非遺,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自2008年起端午節非遺,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準將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端午節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