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臘月,全國各地便有了準備過年的氣氛。說起春節習俗,中華大地各有差異,但春節在國人心目中有著共同的情感共鳴。
文化莞家 ,贊 283為切實滿足東莞市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傳播東莞民俗文化,東莞市文化館整合文化年歷“時令東莞”項目與東莞新年習俗等非遺資源,精心攝制“非遺帶你過大年”系列短視頻,該系列共推出9集,由非遺小姐姐、非遺傳承人帶領大家走進莞邑多個鎮街,我們分集提煉“傳統春節+非遺”中濃濃的年味與鄉愁記憶,在慶祝農歷新年的同時,傳播傳統節日文化,感悟傳統文化的厚重,堅定文化自信。
從臘月二十六到年初二,初七、初八及正月十五元宵節,我們將陸續通過文化莞家官微、省市主流媒體平臺、抖音、微信視頻號等社交媒體,推出原汁原味的東莞年俗短視頻,講述具有東莞地域特色的春節故事,傳播嶺南年俗文化。
活動介紹
新年習俗是第二批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習俗主要包括年前的做年果、買年貨、洗邋遢、逛花市,除夕“賣懶”與吃團年飯、新春麒麟與醒獅拜年、大年初二的“開年”與“返外家”(回娘家),年初七的“人日”以及十五鬧元宵等。為了迎接新春,所有準備就在這剩余的幾天鑼鼓緊密地進行著,在好日子理個“靚發”過年,“洗邋遢”、辦年貨、行花街、添新衣,貼“門對”、換“門神”,除夕焚莞香、賣懶,歡歡喜喜忙著準備“團圓飯”等等,所有的風俗,都有一個共同主題——“去舊迎新”。
項目介紹
春節前·制作年果
古語有云:“食乃人之大欲。”傳統節慶的飲食是由日常的飲食過渡而來的,節日的飲食豐盛美味而富有特色帶給人們特別的享受,既美味有特色又飽含吉祥祝福的節日飲食,更加增添節日歡樂喜慶的氣氛。春節食品油角、蛋散、糖環、魚龍(年糕)等,數不勝數。每種賀年食品都有著他傳統的寓意,如魚龍寓意步步高升、年年有余;糖環,寓意連綿不斷、生生不息;“油角”形狀似金元寶,寓意金銀滿屋、財富多。年果制品屬于東莞傳統小吃,東莞小吃是第一批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
往期回顧
非遺過大年 | 年味十足!小姐姐帶你“訂花燈、請公仔”
END
供稿 :黃鳳瓊 編輯:多比 審核:龔利曦校對:利民 審核:莫家鋈 終審:何超群添加小莞家微信Dgwhgxgj,備注“加入群聊一起玩”進粉絲群非遺過大年 | 年味十足!小姐姐帶你“訂花燈、請公仔”
2022-01-28
在看你就贊贊我!
至此,中國已擁有52處世界遺產。此次鼓浪嶼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地遺產構成要素包括:世界多元文化聚居在鼓浪嶼,使得鼓浪嶼的建筑特色和風格體現了中國、東南亞和歐洲建筑與文化價值觀的交融。中華文化是農耕文化,講究鄉土,對海洋文化卻一直重視不夠。因此,
那么,什么才算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次,考考你:在中國豐富的文化傳統中,有哪些元素可能不包括在這一名錄之內?這種思考不僅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也促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積極地去探索和保護這些即將被遺忘的文化瑰寶。
何山)近日,由中國文物學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的“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游案例推介活動”終評會在京召開。15名專家組成終評委員會投票選出“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游案例”和“2021全國文化遺產旅游優秀案例”。其中,河南博物院“失傳的寶
《我與我身邊的文化遺產》《我們是文化傳承人》大家紛紛表示,此次演講比賽不僅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增強了青少年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更借助演講和講述的形式,不斷去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和交流表達能力。
白孔雀藝術世界非遺市集開張,市民在挑選工藝品。通過整合非遺技藝、藝術展覽和創意市集等多元化業態,白孔雀呈現出聚集效應,不僅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藝術家、藝術創新工作室和公眾的目光,也逐漸成為京城文化消費新熱點。白孔雀藝術世界從傳統的老式商場轉型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