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是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今年遺產日圍繞“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主題,以多種方式開展非遺傳播。 說起非物質文化遺產,咱浙江可是很牛的。 在4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中,浙江以217項的總數居全國各省區市第一,且連續4次入選項目數量都是全國第一
記者12月1日獲悉,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日前發布《關于公布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的通知》,調整后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共3154個,其中重慶44個。 記者注意到,重慶入選單位,多是區縣文化館、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和非物質文化遺
由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監制,中國非遺項目(蜀繡)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康寧授權的“康寧蜀繡數字藏品”9日起上線發行。 康寧在進行蜀繡創作。重慶渝康寧蜀繡研究院供圖 蜀繡作為巴渝非遺技藝代表性項目,在巴渝文化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此次發行
重慶市合川區人民政府日前公布了第七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合川橘餅制作技藝”“川劇臉譜藝術”等7個項目入選,內容涉及傳統技藝、傳統美術兩大類。 合川已有2300多年歷史,三江匯流,歷史文化底蘊厚重,文化傳承綿延不絕,歷史遺存俯首可拾,名人典故不勝枚舉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穗文廣旅宣圖/通訊員提供 5月12日,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從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獲悉,《廣州市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已于2022年5月正式出臺。 該《實施方案》提出了構建多
2020年瀏陽市非遺宣傳月活動暨湘贛邊(大瑤)首屆煙花之“緣”歡樂節啟幕。 王昊昊 攝 中新網長沙6月12日電 (王昊昊)湖南瀏陽12日晚發布的《瀏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十條》明確,該市將建立非遺保護傳承保障機制,設立市級非遺保護專項資金100萬元;每年
4月19日,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和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公布了成都市2021年度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傳承人、優秀傳承單位和優秀實踐案例。該案例的評選于2022年2月至4月組織開展,在申報主體自愿申報的基礎上,經資格審核、實地考察、專家評審、領導小組
12月29日,蘇州姑蘇區非遺保護聯合會正式成立,并發布LOGO標識,該聯合會將為轄區非遺項目傳承人提供創意設計、互動交流、人才培養等多方面的服務。今后,姑蘇區非遺保護聯合會將深挖姑蘇非遺文化內涵,加強非遺品牌建設、創新非遺保護傳承機制、強力推進非遺文創研發工作
讓非遺保護成果惠及于民 “新疆是個好地方——對口援疆19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綜述 10月14日至19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新疆是個好地方--對口援疆19省市非遺展”在新疆美術館成功舉辦,19個對口援疆省市和新疆14個地(州、
重塑新個體 對非遺保護意義的讀、行、思 蔡曉陽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通過口傳心授而世代相傳的無形的、活態流變的文化遺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表明,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世界文化多樣性的生動體現,是人類創造力的表征,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