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泉州網
日前,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泉州市新增29項省級文化瑰寶,增量全省第一。
第七批省級“非遺”項目公布
泉州市新增29項 增量全省第一
據悉,目前全市共有世界級“非遺”項目5項,國家級36項,省級128項,市級262項,縣級628項。
據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有泉州歌訣、安溪茶歌、永春白鶴拳等29項,涵蓋了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等7個類別,進一步豐富了泉州市“非遺”體系。 其中,新增項目名錄24項,第一至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擴展項目名錄5項。
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工作啟動以來,泉州市積極響應,推選一批優秀的“非遺”項目。經省文旅廳專家認真評審和科學認定及社會公示,省政府于近日研究批準并予以公布。今后,泉州市將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扎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保護傳承工作,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全面有效保護,守護好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瑰寶。
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泉州項目)
新增項目名錄24項:泉州歌訣、永春鬧廳、安溪茶歌、泉州古琴藝術、永春白鶴拳、施厝扁擔術、擲鐃鈸、泉州通草藝術、泉州蚵殼厝營造技藝、泉州珠繡制作技藝、泉州戲劇道具制作技藝(楊氏)、磁灶窯陶瓷燒制技藝、毛筆制作技藝(張氏)、螺鈿制作技藝、永春陶瓷制作技藝、福建海鹽傳統曬制技藝(泉州)、惠安醬油釀造技藝、泉州王氏中醫痔科、泉州市正骨醫院吊膏、閩臺鄭成功信俗、九日山祈風儀典、泉州祭十班習俗、青山王信俗、泉州扒龍船習俗(筍江)。
擴展項目名錄5項:福建省少林地術拳(泉州)、泉州正骨療法(張氏)、中醫養生(虎標萬應茶制作技藝)、中秋節(閩南博餅習俗)、送王船習俗(泉州)。(來源:泉州晚報記者陳智勇 通訊員許僑鑫)
下一篇
2025年7月15日,面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給出的最后期限,韓國交出的30頁答辯材料根本堵不住剽竊的窟窿。導火索是中國甩出的137項鐵證,把韓國五項非遺項目的老底扒了個干凈。這事再次證明,文化主權不能靠偷,扎扎實實搞傳承才是正道。老祖宗的東西
昨天,榮成漁民號子原生態民俗表演團15名演職人員啟程前往古都開封,代表山東省參加2017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暨全國民歌大賽及展演活動。據了解,2017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暨全國民歌展演活動,將于3月31日—4月2日在河南省開封市清明上河
泉州是座歷史悠久的城市,不僅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吸引著游客,更以其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讓人流連忘返。位于泉州僑鄉體育中心內的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就是一座集展示、傳承、研究和教育為一體的文化殿堂。除了豐富的展品展示,非遺館還設有非遺
2023年8月31日下午,湖北有漆非遺傳承公益項目35名志愿者在學院老師的帶領下參觀了荊州博物館,同學們邊走邊看邊拍,感受荊楚文化發展變遷,交流各自所思所想。
近日,「中博熱搜榜」2025年第一季度熱門工美非遺類博物館榜單公布,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榮登第11名!「中博熱搜榜」由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指導,博物館頭條統計發布。此次榜單還首次引入“ChatGPT指數”“DeepSeek指數”等AI大數據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