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虎一躍乘風去,玉兔輕盈送福來。在喜迎兔年新春的日子里,“‘兔’步青云”風箏制作、玉兔手提燈籠DIY等手工體驗活動將非遺項目與兔年相結合,讓市民感受傳統年俗文化和非遺帶來的濃濃年味。
1月18日,記者走進徐行鎮文化體育服務中心,紅紅火火的年味撲面而來。貼著“兔年大吉”“錢兔似錦”的門廊立在大廳東側,“福”字、春聯沿路排開,市民們在鋪著紅色絨布的桌旁開啟手工時間。
貼剪紙、裝骨架、涂膠水、打孔穿繩……大家在老師的帶領下忙得不亦樂乎。一個風箏看似簡單,制作起來可并不簡單。領銜這次制作活動的徐行風箏隊老師劉同生,事先就做了很多功課。“考慮到方便大家入門,我們盡量簡化了制作流程,但風箏的精巧之處依然保留著,讓大家在感受傳統文化的同時,也能體會到民間藝人在創作作品過程中的不易。”劉同生說道。
市民陳女士經常參加各種民俗手工制作活動,她興奮地展示起自己親手做的作品:“參加這個活動不僅讓我的動手能力增強了,也對我們祖國傳統文化的手工藝有了一個了解和體驗,很有意義。”
制作完了風箏,還能再學學怎么做一只手提燈籠。俏皮可愛的兔子燈深受小朋友的喜愛,輕輕按下開關,柔和的光線透過紙散發出來,一只只栩栩如生的兔子映入眼簾。在制作年俗手工藝品的過程中,市民們收獲了滿滿的幸福感。
“徐行的非遺特色項目繁多,傳統文化底蘊深厚,希望能夠通過這些大家喜聞樂見的活動,更好促進非遺文化的活化趣化。”徐行鎮文化體育服務中心主任周靜怡表示,春節期間,還將推出元宵節兔子燈制作、湯圓制作、草編非遺嘉年華等活動,在新春佳節給市民送上豐富文化大餐。
撰稿:李藍玉(見習)
攝像:徐忻宇(見習)
編輯:倪丹丹
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供圖“館內詳細展現運河沿線非遺項目的同時,還設置了不少互動點位,為游客打造沉浸式體驗場景。”常恩福表示,市民、游客能在一步一景中體會大運河流域多元文化與非遺技藝的魅力。
“五一”假期以來,江門開平市赤坎華僑古鎮以“赤坎有咖味”咖啡文化節為核心,在3公里騎樓長廊中掀起文旅新風潮。從百年前赤坎人帶回的咖啡豆,到每日都有大型文藝演藝活動的文旅融合模式,赤坎華僑古鎮通過咖啡節實現了“華僑記憶-社區參與-產業創新”的
陳學朝展示剛剛出爐的小箬禮餅。陳學朝自小就十分喜愛吃禮餅,從17歲開始學習制作傳統禮餅,如今已經37年了。盡管店鋪位于鄉間,但學朝禮餅店制作的禮餅始終供不應求。陳學朝表示,未來,他計劃在保留核心工藝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低糖、小分量等健康化改
杭州博物館:歷史文化的集大成者杭州博物館可是杭州歷史文化的“代言人”。中國絲綢博物館:絲綢文化的夢幻之旅絲綢可是中國的一張亮麗名片,而中國絲綢博物館就是展示絲綢文化的絕佳之地。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傳統工藝的魅力殿堂
昨天,榮成漁民號子原生態民俗表演團15名演職人員啟程前往古都開封,代表山東省參加2017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暨全國民歌大賽及展演活動。據了解,2017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暨全國民歌展演活動,將于3月31日—4月2日在河南省開封市清明上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