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甘肅各地辦文化“流水席” 邀眾樂享“非遺年”
甘肅各地辦文化“流水席” 邀眾樂享“非遺年”
圖為1月25日,甘肅省博物館內,游客參觀泥制兔兒爺文物圖。 李亞龍 攝
演皮影戲、吹糖人、唱社火……連日來,甘肅省年味濃厚,文化“流水席”引來游客,線上線下觀賞非遺節目、博物館豐富多樣的主題展覽等。
“今天能在蘭州欣賞到我們的傳統秦腔文化,欣賞到傳統八大樣板戲,感到非常開心。我帶孩子來專門欣賞秦腔,感受一下傳統年味。”蘭州市民徐曉君說。
甘肅文化厚重,各類非遺星羅棋布,占據該省文化活動的“半壁江山”。春節期間,當地非遺多措與民眾互動:酒泉市肅北縣舉辦蒙古族祭火節,極具民族風情;白銀市社火、皮影戲、剪紙、秦腔折子戲輪番上演;慶陽市香包受到當地外籍人士喜愛。
據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28日披露,春節假期,甘肅接待游客1012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55億元,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35%和31%。
在甘肅省博物館,有關兔兒爺文物圖、兔俑文物圖、兔首立俑圖的大展宏“兔”——癸卯(兔年)新春生肖文物圖片聯展,吸引了諸多市民,前來探尋傳統文化和歷史文物中的“兔”元素。
“兔子活潑可愛,性格溫順,小孩很喜歡。這兩天展覽的圖片很豐富,我今天帶孩子來看,拓展一下他們的眼界。”蘭州市民王董婷說。
據了解,甘肅各級各類博物館緊緊圍繞“兔年新春”節日主題,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精心策劃形式多樣、各具特色的社會教育活動、賀歲展覽、線上直播互動等主題活動800余項。
閆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那么,對于推廣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產品,應該選擇哪類海外KOL合作比較好呢?另外,可以選擇在旅游和美食領域有影響力的海外KOL進行合作。選擇在文化藝術領域有影響力的海外KOL進行合作也是一種選擇。在推廣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產品時,選擇合適的海外
至此,中國已擁有52處世界遺產。此次鼓浪嶼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地遺產構成要素包括:世界多元文化聚居在鼓浪嶼,使得鼓浪嶼的建筑特色和風格體現了中國、東南亞和歐洲建筑與文化價值觀的交融。中華文化是農耕文化,講究鄉土,對海洋文化卻一直重視不夠。因此,
那么,什么才算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次,考考你:在中國豐富的文化傳統中,有哪些元素可能不包括在這一名錄之內?這種思考不僅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也促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積極地去探索和保護這些即將被遺忘的文化瑰寶。
何山)近日,由中國文物學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的“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游案例推介活動”終評會在京召開。15名專家組成終評委員會投票選出“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游案例”和“2021全國文化遺產旅游優秀案例”。其中,河南博物院“失傳的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