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川(左一)
封面新聞記者 劉可欣 部分圖片來自四川省人民政府
2022年5月12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發布通知,四川省第六批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評審工作即將啟動。6月9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趙紅川在接受四川省人民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欄目專訪時,介紹了評審工作進行的情況。
趙川紅在采訪中介紹道,建立完善非遺代表性項目制度、構建國家、省、市、縣四級名錄體系,將更多具有重大歷史、文化、藝術、科學價值的項目列入名錄體系予以保護,是非遺保護傳承和合理利用的核心工作。這其中,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在四級體系中具有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不斷優化省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對于構建非遺保護傳承體系、提升非遺保護傳承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自2007年以來,四川省共認定了五批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共計611項。這些代表性項目以調查記錄、檔案和實物資料收集保存等形式得到了保護和傳承,目前存續狀況良好。但趙紅川也在采訪中強調說,雖然四川省的名錄體系建設一直走在全國前列,但是非遺名錄體系建設與發達地區相比還有一定差距,與非遺資源大省地位還不相適應,尚未達到建設非遺強省的基礎要求。
非遺蜀繡
因此,為了優化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補足四川非遺發展的短板,文旅廳于5月引發開展第六批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的申報工作。本次申報工作還首次啟用了網絡申報平臺,推動數字化技術在非遺保護工作中的全面運用。為此,文旅廳還將統籌省市文旅部門、非遺保護中心、非遺保護協會力量,加大方案完善優化、申報工作培訓、非遺專家指導等全流程關鍵環節工作力度,使用線上方式開展全系統培訓指導。
目前,在前期面向社會全面申報的基礎上,各市(州)正緊鑼密鼓地開展初評和遴選工作。在經公示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批準后,將于7月通過申報平臺報送至省文旅廳。在經過初核并完成申報資料修改完善后,將組織專家開展評審工作,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形成評審結果,向全社會公示。年底前,省政府將對評審結果進行審定,公布四川省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關于征集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公告征集韶山市級非遺項目,旨在加強韶山非遺保護工作,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增強文化自信,為建設文化強國、紅色韶山貢獻力量。我們鼓勵各類具有韶山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歷史價值的非遺項目積極申報。
記者周茜報道:近日,江西省公布了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名錄分為九大類別,共72個項目。為弘揚江西優秀傳統文化,省文化廳2016年啟動了第五批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申報工作。
韓靜)6月6日,衡水市景縣景州塔文化廣場上熱鬧非凡,當地舉辦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暨端午粽飄香活動吸引了眾多居民參與,大家品非遺、看演出,沉浸式享受一場文化盛宴。并將非遺與旅游發展、鄉村振興相結合,打造了一批非遺旅游、研學產品和
1月10日,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在平遙古城舉辦2025山西省“非遺賀新春”推廣活動,活動發布了《山西春節民俗非遺圖鑒》,數百項“山西非遺賀新春”系列活動,將為游客帶來一個體驗感十足的“非遺春節”。《山西春節民俗非遺圖鑒》發布活動發布了《山西春
季亞群作為非遺手工布藝傳承人,將工作室搬入金企(北京)科技集團河北省殘疾人新業態就業創業服務基地,手把手教授聽障學員技藝。非遺布藝助殘項目不僅為殘疾人提供生計,更重塑其社會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