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12日是我國第16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根據長沙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日公布的長沙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瀏陽賽龍舟、瀏陽龍獅表演、瀏陽剪紙、官渡嗍螺、瀏陽鹵菜制作技藝、花炮始祖公祭等6個項目名列其中。
得知入選長沙市級非遺,瀏陽龍獅表演傳承人彭勇很高興:“這對保護和傳承瀏陽龍獅表演有很大意義,也極大地鼓舞了我們這些傳承人。”
龍獅表演,也稱“舞龍舞獅”,集健身、娛樂、修身于一體,是中華民族璀璨文化的精華。瀏陽龍獅表演始于清朝,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廣泛的群眾基礎。但受時代的影響,也曾一度沉寂。
近年來,彭勇所屬的強盛龍獅功夫團將特色民俗文化與科技手段相結合,使“瀏陽龍獅”傳承發展、大放異彩。2012年,該團編排的《你是我的好朋友》節目獲得全國農民運動會冠軍;2015年,結合花炮元素表演的《煙花龍舞》獲得了全國民間文藝最高獎項“山花獎”。
市非遺中心主任歐陽繼勇介紹,目前瀏陽共有23個項目入選長沙市級非遺名錄,本級非遺項目已有61項,“瀏陽花炮、菊花石、瀏陽文廟祭孔音樂上榜國家非遺名錄,江氏正骨術、瀏陽花鼓戲、瀏陽皮影、瀏陽客家山歌入選了省級非遺名錄。”
瀏陽賽龍舟
瀏陽龍獅表演
瀏陽剪紙
官渡嗍螺
瀏陽鹵菜制作技藝
花炮始祖公祭
去年,瀏陽發布了《瀏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十條》,從完善非遺保護名錄體系、加強非遺傳承人隊伍建設、促進非遺保護活態傳承、支持鄉鎮打造非遺特色品牌、加快文旅融合發展等十個方面拿出硬核舉措,并設立100萬元市級非遺保護專項資金,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合理利用。
與此同時,為了激發和引導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到非遺傳承中來,實現“活態傳承”,截至目前,瀏陽已評選出4家非遺保護傳承示范鄉鎮(街道)、5家傳習所和4家傳承示范學校,為非遺傳承注入新鮮血液。
“下階段,瀏陽還將積極推薦項目傳承人申報為長沙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并開展各類非遺展示展演活動。”歐陽繼勇表示,我市將繼續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方針,創新工作思路、探索保護方式,扎實做好非遺代表性項目的保護、傳承、傳播和管理工作,推動非遺保護傳承邁上新臺階。
【來源:瀏陽文旅】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關于征集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公告征集韶山市級非遺項目,旨在加強韶山非遺保護工作,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增強文化自信,為建設文化強國、紅色韶山貢獻力量。我們鼓勵各類具有韶山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歷史價值的非遺項目積極申報。
記者周茜報道:近日,江西省公布了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名錄分為九大類別,共72個項目。為弘揚江西優秀傳統文化,省文化廳2016年啟動了第五批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申報工作。
近日,記者從荊楚理工學院獲悉,該校藝術學院教授劉曉靜組織推薦的傳統舞蹈——《蓮湘》成功獲批荊門市第八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貴州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貴州省文化和旅游廳公布了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共有207人確定為貴州省第五批省級非遺傳承人。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公布了福建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共有1
昨日,筆者從區文化委獲悉,榮昌區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公布,涉及民間音樂、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體育、雜技等領域,《石工號子》等38個項目入選。其中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著極高的歷史價值和產業化開發價值,它們深深植根于民間,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