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確定的第八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公布。1月8日,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從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了解到,本批次共152項入選名錄,為廣西歷年最多。
第八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涵蓋了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曲藝,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9個項目類別,入選項目數量為歷年來最多。其中,曲藝、傳統美術各入選3項,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入選8項,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入選11項,傳統醫藥入選13項,民俗入選22項,而傳統技藝共有76項入選,占比50%,是本批非遺名錄中入選項目最多的類別。
富川油炸粿條技藝。圖源:慢游富川微信公眾號
會議平地瑤扎龍技藝。圖源:慢游富川微信公眾號
廣西是個多民族地區,有著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風情和積淀深厚的歷史文化。一直以來,全區各級各部門都十分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挖掘、傳承和保護,至今已確定了八批自治區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合浦金銀首飾制作技藝。
北海開海習俗。北海市旅游文體局
北海海上扒龍船習俗。北海市旅游文體局
在非遺保護工作過程中,全區各級各部門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和《廣西壯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要求,積極貫徹落實“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在保護的基礎上,深入推動非遺的創造性傳承、創新性發展,不斷為傳承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建設文化旅游強區作出新貢獻。
第八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計152項)
本文由南國早報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至此,中國已擁有52處世界遺產。此次鼓浪嶼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地遺產構成要素包括:世界多元文化聚居在鼓浪嶼,使得鼓浪嶼的建筑特色和風格體現了中國、東南亞和歐洲建筑與文化價值觀的交融。中華文化是農耕文化,講究鄉土,對海洋文化卻一直重視不夠。因此,
那么,什么才算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次,考考你:在中國豐富的文化傳統中,有哪些元素可能不包括在這一名錄之內?這種思考不僅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也促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積極地去探索和保護這些即將被遺忘的文化瑰寶。
何山)近日,由中國文物學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的“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游案例推介活動”終評會在京召開。15名專家組成終評委員會投票選出“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游案例”和“2021全國文化遺產旅游優秀案例”。其中,河南博物院“失傳的寶
《我與我身邊的文化遺產》《我們是文化傳承人》大家紛紛表示,此次演講比賽不僅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增強了青少年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更借助演講和講述的形式,不斷去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和交流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