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城傳說等19個項目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湖南雨花非遺館供圖
中新網長沙6月2日電(向一鵬)6月1日晚,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展示主場活動暨第三屆湖南非遺購物節在雨花非遺館啟動。記者從現場獲悉,截至目前,湖南共有國家級代表性項目137個、省級代表性項目410個、非遺工坊166家,數量和市場化程度等指標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當晚,非遺工坊、非遺企業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宣傳展示近百個非遺項目,包括傳統美食、傳統手工藝、文創產品等。現場,土家織錦、瀏陽夏布、岳州扇、龍須草席、中方斗笠等手工藝品制作精巧,江永女書、湘繡、木藝、漢服發簪等文創產品琳瑯滿目,臭豆腐、平江香干、漢壽米糕、寶慶豬血丸子、東安雞等美食備受追捧。
線上則將舉辦湖南非遺好物大推送活動。多家非遺工坊、非遺老字號、非遺企業網上店鋪開展打折優惠,并依托阿里巴巴、京東、抖音、快手等電商平臺集中推送。同時,免費發放7.5萬元非遺消費券,激發非遺市場活力,讓人民群眾共享非遺保護成果。
“從2020年起湖南搭建了線上平臺,推出了200多種非遺產品。其中,國家級非遺項目侗錦制成的文創包等產品深受消費者喜愛。”據京東湖南非遺商城負責人楊潔介紹,此次非遺購物節開辟了直播渠道,每晚都有直播活動。“我們準備了釉下彩瓷、湘繡、竹編等多種非遺產品,并邀請了非遺傳承人擔任主播進行推介。”
啟動儀式現場,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廳發布了湖南非遺宣傳片,還舉行了湖南省第五批國家級代表性項目授牌儀式。去年,老司城傳說、嘉禾伴嫁歌、巫家拳、君山銀針茶制作技藝等19個項目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據悉,啟動儀式后,全省各地還將舉行309場線上線下活動,營造濃厚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氛圍,全域化推動非遺發展。
為了給熱愛非遺的孩子們搭建宣傳展示平臺,為期12天的“拾遺仔仔少兒非遺主題藝術展”也于當天同步開啟,來自多所小學72件精致美妙的兒童非遺作品參展,共展示了扎染、拼布、皮影戲、活字印刷、剪紙等8項非遺技藝。同時,還開設了“非遺云上課堂”,教授公眾非遺技藝,普及非遺知識。
據了解,本次活動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長沙市文化旅游廣電局、長沙市雨花區人民政府承辦。(完)
關于征集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公告征集韶山市級非遺項目,旨在加強韶山非遺保護工作,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增強文化自信,為建設文化強國、紅色韶山貢獻力量。我們鼓勵各類具有韶山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歷史價值的非遺項目積極申報。
記者周茜報道:近日,江西省公布了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名錄分為九大類別,共72個項目。為弘揚江西優秀傳統文化,省文化廳2016年啟動了第五批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申報工作。
韓靜)6月6日,衡水市景縣景州塔文化廣場上熱鬧非凡,當地舉辦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暨端午粽飄香活動吸引了眾多居民參與,大家品非遺、看演出,沉浸式享受一場文化盛宴。并將非遺與旅游發展、鄉村振興相結合,打造了一批非遺旅游、研學產品和
1月10日,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在平遙古城舉辦2025山西省“非遺賀新春”推廣活動,活動發布了《山西春節民俗非遺圖鑒》,數百項“山西非遺賀新春”系列活動,將為游客帶來一個體驗感十足的“非遺春節”。《山西春節民俗非遺圖鑒》發布活動發布了《山西春
季亞群作為非遺手工布藝傳承人,將工作室搬入金企(北京)科技集團河北省殘疾人新業態就業創業服務基地,手把手教授聽障學員技藝。非遺布藝助殘項目不僅為殘疾人提供生計,更重塑其社會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