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當非遺遇見云南 | 麗江首屆古城區非遺文化周活動邀你來參與!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建設世界文化旅游名城提升“文化麗江”品牌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麗江市古城區建設世界文化旅游名城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深入傳承和推廣優秀傳統文化,深化民族文化傳承發展與旅游產業的深度融合,中共麗江市古城區委、古城區人民政府將于1月14日—1月18日舉辦首屆古城區非遺文化周活動。
“遇見.非遺” 精彩紛呈
記者了解到,古城區首屆非遺文化周活動由6個專項活動組成,分別為:
非遺之音—古城區2023年春晚活動:1月14日晚,麗江古城玉河廣場為廣大市民和來麗游客奉上了一場文化盛宴,歡騰喜慶的春晚活動拉開非遺文化周活動序幕。
非遺之喜—納西婚俗體驗活動:1月15日—16日,喜鶴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等本土文化企業將在大研古城內展示送嫁、祈福、喜宴等傳統麗江婚俗。
非遺之樂—大研街道文林村長街宴:1月17日,百米傳統納西長街宴將在大研街道文林村開席,讓大家零距離感受麗江人的熱情好客和傳統飲食文化。
非遺之美—麗江非遺服飾秀活動:1月18日晚,麗江古城玉河廣場,一場以源起、綻放、融合為脈絡的非遺服飾T臺秀將精彩送達,通過百余套服飾展示,感受非遺魅力。
非遺之味—“一店一味”特色飲食尋味活動:1月14日—1月18日,27家古城區特色飲食商家每家推介1道麗江特色風味美食(或特色食品),廣大市民和來麗游客可領取“一店一味”飲食優惠券,品嘗美食,感受麗江飲食文化。
非遺之魂—“古韻天城·遇見非遺”攝影作品展:1月15日—1月18日,在大研古城木府博物院和束河古鎮內舉辦“我們的非遺”系列攝影作品展,在光影定格中領略古城區豐富的非遺資源。
“遇見.非遺” 遇見美好
古城區首屆非遺文化周活動還將為來麗游客、廣大市民提供非遺活動體驗、非遺產品展銷等活動,讓“非遺”走進“尋常百姓家”。
非遺文化打卡活動:1月14日—1月18日,廣大市民、來麗游客可到大研古城、束河古鎮文化院落展館進行打卡活動,體驗非遺文化,打卡集齊后可領取“非遺”小禮品。
非遺文化集市:1月14日—1月18日,大研古城、束河古鎮內將進行特色非遺文化體驗展示、特色飲食制作銷售、特色文創非遺產品和特色農產品展示銷售,展示民風獨特、民俗多樣的少數民族優秀文化遺產。
“遇見.非遺” 傳承文脈
古城區首屆非遺文化周活動還將于1月17日舉行優秀文化作品表彰活動,對近幾年來涌現出的對古城區文化發展、非遺文化傳承保護作出貢獻的優秀文藝作品、優秀非遺傳承人、優秀文化企業等進行評選表彰,激發民間文化人才的創作活力。
首屆非遺文化周活動的推出,使古城非遺從臺上走到臺下,走入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將讓廣大市民和游客看得到、觸碰得到、參與得到,從而進一步豐富古城區文旅融合品牌內涵,提升古城區旅游品牌影響力。
文 木瓊曉 整理
圖 古城區首屆非遺文化周活動籌備領導小組辦公室
編輯 龔怡丹
本期責編 張靈潔 李元
審核 馬波 劉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至此,中國已擁有52處世界遺產。此次鼓浪嶼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地遺產構成要素包括:世界多元文化聚居在鼓浪嶼,使得鼓浪嶼的建筑特色和風格體現了中國、東南亞和歐洲建筑與文化價值觀的交融。中華文化是農耕文化,講究鄉土,對海洋文化卻一直重視不夠。因此,
那么,什么才算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次,考考你:在中國豐富的文化傳統中,有哪些元素可能不包括在這一名錄之內?這種思考不僅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也促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積極地去探索和保護這些即將被遺忘的文化瑰寶。
何山)近日,由中國文物學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的“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游案例推介活動”終評會在京召開。15名專家組成終評委員會投票選出“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游案例”和“2021全國文化遺產旅游優秀案例”。其中,河南博物院“失傳的寶
《我與我身邊的文化遺產》《我們是文化傳承人》大家紛紛表示,此次演講比賽不僅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增強了青少年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更借助演講和講述的形式,不斷去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和交流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