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陸遙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傳播,近日,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館)舉辦2022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季”體驗活動,通過打造線上H5平臺,整合優質非遺教學資源,為用戶提供非遺課程直播、非遺課件傳習等豐富的非遺教學信息和資源,滿足大眾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需求。
2022浙江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季”線上H5展示平臺包含“跟著大師學非遺”和“課件”兩大板塊。
“跟著大師學非遺”板塊圍繞近期代表性傳承人開展的非遺網絡授課活動,為用戶提供授課預告和收看入口,11月22日至11月24日,每天早上9點各開設一場非遺課程直播,邀請了紹興黃酒釀制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潘興祥、西湖龍井炒制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樊生華、余杭紙傘制作技藝市級代表性傳承人劉偉學直播授課,分別講述紹興黃酒的“前世今生”、西湖龍井的炒制要點、余杭紙傘的獨特工藝,給用戶帶來更專業的課程體驗,三場直播總計觀看量達156.15萬人次,每場直播均提供回放,可反復觀看學習。
“課件”板塊集中展示全省豐富的非遺傳習課件,用戶可以隨時隨地選擇性觀看刺繡、剪紙等非遺技藝教程,足不出戶,學遍浙江非遺。
本次“傳承季”活動將持續至12月7日,將進一步豐富優質非遺教學資源,促進非遺更好融入國民素質教育,滿足全齡段的非遺學習需求,啟蒙非遺愛好者對非遺知識的了解、掌握基本非遺技藝,從而達到人人都是非遺傳承者的良好社會氛圍,加強非遺可見度,擴大非遺影響力。
舉報/反饋
至此,中國已擁有52處世界遺產。此次鼓浪嶼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地遺產構成要素包括:世界多元文化聚居在鼓浪嶼,使得鼓浪嶼的建筑特色和風格體現了中國、東南亞和歐洲建筑與文化價值觀的交融。中華文化是農耕文化,講究鄉土,對海洋文化卻一直重視不夠。因此,
那么,什么才算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次,考考你:在中國豐富的文化傳統中,有哪些元素可能不包括在這一名錄之內?這種思考不僅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也促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積極地去探索和保護這些即將被遺忘的文化瑰寶。
何山)近日,由中國文物學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的“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游案例推介活動”終評會在京召開。15名專家組成終評委員會投票選出“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游案例”和“2021全國文化遺產旅游優秀案例”。其中,河南博物院“失傳的寶
《我與我身邊的文化遺產》《我們是文化傳承人》大家紛紛表示,此次演講比賽不僅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增強了青少年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更借助演講和講述的形式,不斷去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和交流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