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河北省群眾藝術館(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河北博物院、河北新聞網承辦,各市文化和旅游部門、雄安新區宣傳網信局協辦的2023年河北省“文化進萬家 非遺過大年”活動1月14日火熱開啟!全省各地協同聯動、線上線下相結合,通過系列直播、短視頻、圖文、海報、H5等多種形式立體化宣傳,集中展示全省各類優質非遺資源,陪各地群眾歡喜過大年!
1月14日至2月5日活動期間,將每日推出一張精美海報,展示各地非遺項目。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了解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武強木版年畫。
武強木版年畫是河北省武強縣民間傳統美術,武強木版年畫是在原始的耕作方式、佛教思想、傳統觀念和古老的民族習慣影響下發展起來的民間鄉土藝術。其構圖豐滿,線刻粗獷,設色鮮亮,裝飾夸張,節俗特色濃厚。武強木版年畫除大量民間題材外,更注重反映重大時代變革,以表達人們對國事的關心,對人生的美好期望。
2006年5月20日,武強木版年畫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8年5月,武強木版年畫入選第一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 2019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組織開展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檢查和調整工作,武強木版年畫保護單位為武強年畫博物館。
武強木版年畫色調鮮明,對比強烈,除墨線外,一般有3到7種套色,色彩豐富,調子明快。造型夸張,簡練概括,人物塑造突破解剖比例,突出頭部和眼睛。動物塑造也是如此,“十斤獅子九斤頭”,渲染出動物勇猛偉岸又馴順可親的性格特征。武強木版年畫構圖飽滿,整個畫面幾無空閑,體現出一種豐滿富足的感覺。武強木版年畫常以世俗認同的吉祥物為代表,以諧音、喻義、象征等藝術手法裝飾作品,表現人民大眾祈福求祥的美好愿望。如“連(蓮花)年有余(魚)”“喜(喜鵲)上眉(梅花)梢”“平(花瓶)安(鞍)富貴”“封(蜜蜂)侯(猴子)掛印”等等。
至此,中國已擁有52處世界遺產。此次鼓浪嶼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地遺產構成要素包括:世界多元文化聚居在鼓浪嶼,使得鼓浪嶼的建筑特色和風格體現了中國、東南亞和歐洲建筑與文化價值觀的交融。中華文化是農耕文化,講究鄉土,對海洋文化卻一直重視不夠。因此,
那么,什么才算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次,考考你:在中國豐富的文化傳統中,有哪些元素可能不包括在這一名錄之內?這種思考不僅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也促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積極地去探索和保護這些即將被遺忘的文化瑰寶。
何山)近日,由中國文物學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的“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游案例推介活動”終評會在京召開。15名專家組成終評委員會投票選出“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游案例”和“2021全國文化遺產旅游優秀案例”。其中,河南博物院“失傳的寶
《我與我身邊的文化遺產》《我們是文化傳承人》大家紛紛表示,此次演講比賽不僅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增強了青少年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更借助演講和講述的形式,不斷去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和交流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