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湖南省衡陽市把“活態傳承”作為非遺保護和傳承的重中之重,啟動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師傳藝支持計劃,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走進校園,幫助未成年人開闊眼界、提高道德素養和人文情懷,豐富其精神文化生活。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不僅記錄著歷史,也承載著人們對未來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眾多,分布非常廣泛。但是,受現代文化快速崛起等因素影響,非遺文化的傳承還存在不少問題,甚至面臨后繼乏人的尷尬處境。為守護好這些文化瑰寶,近年來各地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比如,撥付專款修建非遺文化博物館、陳列室,申報非遺傳承人項目,組織專業隊伍搶救性發掘等。
從傳統的非遺文化保護方式來看,收藏或陳列方式固然能對非遺起到保護作用“活態傳承”讓非遺重現生機,但無法充分釋放優秀傳統文化所蘊含的魅力。“活態傳承”方式則不同,其重在喚醒非遺、激活非遺,通過推動非遺文化進校園、進社區、進企業等多種方式,不僅讓沉睡民間、收藏在博物館的非遺活起來、會說話,而且讓更多人尤其是青少年自覺走近非遺、了解非遺、喜歡非遺。
保護與傳承非遺的目的不僅是堅守傳統,還要使其永葆生命力。可以說,“活態傳承”創新了傳承方式,能夠讓非遺更多融入時代元素,更好地融入現代百姓生活,重現生機與活力。(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徐友才)
上一篇
下一篇
至此,中國已擁有52處世界遺產。此次鼓浪嶼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地遺產構成要素包括:世界多元文化聚居在鼓浪嶼,使得鼓浪嶼的建筑特色和風格體現了中國、東南亞和歐洲建筑與文化價值觀的交融。中華文化是農耕文化,講究鄉土,對海洋文化卻一直重視不夠。因此,
那么,什么才算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次,考考你:在中國豐富的文化傳統中,有哪些元素可能不包括在這一名錄之內?這種思考不僅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也促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積極地去探索和保護這些即將被遺忘的文化瑰寶。
何山)近日,由中國文物學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的“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游案例推介活動”終評會在京召開。15名專家組成終評委員會投票選出“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游案例”和“2021全國文化遺產旅游優秀案例”。其中,河南博物院“失傳的寶
《我與我身邊的文化遺產》《我們是文化傳承人》大家紛紛表示,此次演講比賽不僅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增強了青少年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更借助演講和講述的形式,不斷去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和交流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