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數字化為重要抓手,高質量實施非遺傳承發展工程,建設高水平“非遺強省”:由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館)和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主辦的2022浙江非遺七大重點活動于6月正式啟幕。
浙江省非遺七大重點活動以“共同富裕新力量 共享非遺新生活”為主題,以“揭示非遺本源、激發非遺活力、連接現代生活、綻放時代光彩”為主線,以“重保護、強融合、興產業、拓傳播、爭樣板”為路徑,“精神富有、物質富裕”雙向發力,擦亮浙江省域品牌標識,激發浙江非遺經濟活力,進一步澎湃全社會傳承好、保護好、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熱情和動力,助力浙江攀登具有“國際影響、中國氣派、古今輝映、詩畫交融”新時代文化高地。
據介紹,這些活動包括2022中國大運河非遺旅游大會、第十四屆浙江·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杭州工藝周)、2022年“非遺購物節·浙江消費季”活動、2022“非遺薪傳”系列展評活動、第17屆中國義烏文化和旅游產品交易博覽會“非遺生活館”展覽活動、“浙江好腔調”傳統戲劇展演系列活動、第五屆中國浙江·全國曲藝傳承論壇及觀摩交流展演、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館等。
“共同富裕新力量 共享非遺新生活。”2022年浙江非遺七大重點活動,總體目標是培育“非遺生活力”“非遺數字力”“非遺傳播力”三力。特別是要充分把握數字化、網絡化發展機遇,通過數字資源賦能,探索非遺傳承、傳播新模式和新路徑。為此,2022年浙江非遺七大重點活動將用好“非遺大腦”,搭建云上傳播平臺,探索“平臺+數據”“電商+服務”“直播+帶貨”等多元模式,“非遺數字力”賦能浙江非遺資源全民知曉、社會共享、參與體驗。
據介紹,今年“非遺購物節·浙江消費季”活動將推出“共富指南”數字服務專區建設,專區圍繞電商平臺入駐、設計轉化、傳播推廣、招商入駐等數字板塊,為非遺傳承人和相關機構搭建信息共享、需求互通、促進合作的一站式服務平臺。第17屆中國義烏文化和旅游產品交易博覽會非遺生活館創新采用沉浸式、交互式數字體驗,5G、VR、AR、大數據等前沿技術,全方位展示非遺及衍生項目,數字科技助力浙江非遺更加出圈、出彩。
2022年浙江非遺七大重點活動將聯合浙江廣播電視集團新藍網,共同建立“156”總體宣傳體系,搭建浙江非遺重點活動數字融媒平臺,服務全局、貫穿全年、激活全省、影響全國、輻射全球,為浙江“非遺強省”建設營造濃厚氛圍、凝聚廣泛共識、激發澎湃動力。
至此,中國已擁有52處世界遺產。此次鼓浪嶼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地遺產構成要素包括:世界多元文化聚居在鼓浪嶼,使得鼓浪嶼的建筑特色和風格體現了中國、東南亞和歐洲建筑與文化價值觀的交融。中華文化是農耕文化,講究鄉土,對海洋文化卻一直重視不夠。因此,
那么,什么才算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次,考考你:在中國豐富的文化傳統中,有哪些元素可能不包括在這一名錄之內?這種思考不僅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也促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積極地去探索和保護這些即將被遺忘的文化瑰寶。
何山)近日,由中國文物學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的“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游案例推介活動”終評會在京召開。15名專家組成終評委員會投票選出“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游案例”和“2021全國文化遺產旅游優秀案例”。其中,河南博物院“失傳的寶
《我與我身邊的文化遺產》《我們是文化傳承人》大家紛紛表示,此次演講比賽不僅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增強了青少年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更借助演講和講述的形式,不斷去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和交流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