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非遺品牌計劃》正式推出 擴大非遺品牌在國內外的影響力
[ 7月27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支持,廣東省文化廳主辦的2018非遺品牌大會在廣州召開。出席大會的非遺項目保護單位、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非遺品牌單位,致力于落實《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相關部署,聯合發起《中國非遺品牌計劃》(以下簡稱《計劃》)。 《計劃》旨在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以品牌的力量推動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適應時代需求、展現時代風采,努力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品質生活的新期待。《計劃》倡議培育傳統工藝知名品牌,提升傳統工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再創造能力,提高設計水平和產品品質,推動傳統工藝在現代生活中得到新的廣泛應用。 在產權保護方面,《計劃》要求在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前提下,尊重遺產持有者的創造力,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使非遺相關社區、群體或個人,在非遺保護、傳承和再創造中受益。 《計劃》鼓勵機制創新,通過傳統工藝工作站、品牌實驗室、工坊、相關園區等多種方式,不斷探索新機制新方式,形成非遺保護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多元投入、協同發展的生動局面。 《計劃》還支持開拓多樣化的投融資渠道,鼓勵社會資金投入,增強非遺項目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促進良性循環,推動非遺產品升級、行業升級和品牌升級,形成標志性的非遺品牌。 在人才培養方面,《計劃》認為,應采用豐富多樣的手段,培養既尊重傳統、又勇于創新的代表性傳承人和傳承人群,重視青年傳承人的作用,提高非遺傳承實踐能力,推動非遺的保護傳承和不斷再創造。 《計劃》還對創新傳播提出了新的要求,期望立足各自優勢,以非遺為本體,通過不同的媒介形式和傳播手段,盡可能地擴大非遺品牌在國內外的影響力。 文章來源:中國文化傳媒網 標簽: ]
至此,中國已擁有52處世界遺產。此次鼓浪嶼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地遺產構成要素包括:世界多元文化聚居在鼓浪嶼,使得鼓浪嶼的建筑特色和風格體現了中國、東南亞和歐洲建筑與文化價值觀的交融。中華文化是農耕文化,講究鄉土,對海洋文化卻一直重視不夠。因此,
那么,什么才算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次,考考你:在中國豐富的文化傳統中,有哪些元素可能不包括在這一名錄之內?這種思考不僅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也促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積極地去探索和保護這些即將被遺忘的文化瑰寶。
何山)近日,由中國文物學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的“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游案例推介活動”終評會在京召開。15名專家組成終評委員會投票選出“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游案例”和“2021全國文化遺產旅游優秀案例”。其中,河南博物院“失傳的寶
《我與我身邊的文化遺產》《我們是文化傳承人》大家紛紛表示,此次演講比賽不僅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增強了青少年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更借助演講和講述的形式,不斷去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和交流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