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又稱民間文化 是指一個民族或一個社會群體 在長期的生產實踐和社會生活中 逐漸形成并世代相傳、較為穩定的文化事項 可以簡單概括為民間流行的風尚、習俗 十大門類 非物質文化遺產十大門類分別為: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
為吸引更多游客來河北觀光旅游、休閑過年,進一步豐富河北冬季旅游產品供給,塑造河北亮點紛呈的冬季旅游新形象,1月16日,“這么近 那么美 周末到河北”2023冬季游河北福地過大年宣傳推廣活動在北京啟幕。 本次活動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以“大氣磅礴 壯美
原標題:非遺展示 望海祈福 新春燈會 2023秦皇島市“文化進萬家非遺過大年”活動來啦! 非遺展示 望海祈福 新春燈會 2023秦皇島市“文化進萬家非遺過大年”活動來啦! 1月14上午,恰逢農歷臘月二十三小年,在昌黎縣東山公園內,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地秧歌在廣
河北省擁有豐富的民俗文化和完整的傳統傳承, 勤勞的人們在這片黃土地上生生不息,傳遞著寶貴的人文精神。今天小北向您介紹幾個已經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民俗~ 01 抬閣(隆堯縣澤畔抬閣) 抬閣又稱“抬角”、“抬歌”、“高抬”、“撓閣”等,是傳統節慶活動中的一
左圖:在花神廣場,彩燈演繹花神迎春、祈福豐年的民間佳話?! ∮覉D:“春暖花開”花橋拱門燈。(均采訪對象供圖)制圖:李潔 華燈初上,寶山區羅店古鎮,臨街的花神廣場喧鬧起來。標注著“天宮”字樣的燈屋奪目耀人?;顫娭赏齼珊糜眩币ァ疤鞂m”里坐坐。
晨報訊(半島晨報、39度視頻首席記者張錫明)1月23日,農歷大年初二,隨著十二生肖宮燈的點亮,“燈火璀璨太陽溝,遇見唯美旅順口,建設面向東北亞的文化旅游城”旅順口區2023年首屆新春燈會正式啟幕。 夜光風箏首次亮相大連 燈會位于旅順口區植物園內,該園始建于1
一、南京云錦木機妝花手工織造技藝 南京云錦木機妝花手工織造技藝,江蘇省南京市的地方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南京云錦木機妝花手工織造技藝工序繁雜,經過“裝造掏范、障口、掏邊、找斷頭、接頭、拽花、搖緯、練梭、拋梭、挖花過管、妝花配色、織造打緯”等十多
國家級非遺項目秦淮燈彩代表性傳承人——顧業亮人物簡介顧業亮,1962年出生于古城南京。秦淮燈彩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顧業亮曾參與策劃了2001年以來的金陵大型燈展,參與設計了“魁星點斗”、“招財進寶”、“喜臨門”等極具藝術影響力的現代燈彩作品,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