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之美,文化之韻
一步一個腳印都包含著
中華文化的歷史文明
近年來,峰峰突出文化引領,不斷加強對地方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和弘揚,促進文化繁榮、文旅融合發展,一大批特色文化項目在城鄉落地開花。新春伊始,義井鎮謀劃的“葦子燈陣”展覽館項目,正在這項國家級非遺的起源地東王看村如火如荼建設,展館建成后將成為峰峰又一文化新亮點、鄉村新景觀。
滏陽河源頭,石鼓山西側。義井鎮東王看村的民間“社火”——“葦子燈陣”,歷史傳承已久,其形制風格奇特,其表演場面宏大,在冀南、豫北一帶獨樹一幟、名聞遐邇。2006年東王看村“葦子燈陣”入選河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項目”名錄,2008年入選全國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項目”名錄。
“開舞啦!”每到春節期間,村民們身著彩衣,手擎五顏六色的葦子燈,隨著樂隊鼓點樂器的節奏開始進行表演,通過燈的流動,形成各種圖案或字型,場面盛大,氣勢壯觀,成為當地最受歡迎的群眾性文化活動。傳承至今,為了更好地保護和展示這項非遺的魅力,去年義井鎮開始籌劃建設葦子燈陣展覽館以及重修葦子燈陣表演劇場。
來到展館,工人們正在按照規劃設計精心施工。“這面墻我們將展示葦子燈表演的圖像資料,這里將放置制作完成的葦子燈,這幾個木桿為了讓大家能親自上手體驗葦子燈的制作過程……”義井鎮鎮長王寧表示,展館將建設成集展示、研學、體驗等多功能為一體的文旅項目,這是該鎮深化“文化旅游和鄉村振興提升年”活動的舉措之一,也將進一步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促進鄉村文化振興。
據了解,葦子燈陣展覽館位于東王看村黨群服務中心院內,展覽館總建筑面積80平方米,投資40萬元,計劃于二月中旬建成使用。建成后,葦子燈陣表演團體也有了一個“家”。
“現在葦子燈陣的生存環境好了,今年還專門建立了展覽館,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會參與到其中,為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弘揚注入新鮮血液。”葦子燈陣演員楊秀才憧憬地說。
近年來,義井鎮加大力度實行文化保護,搜集具有代表性、故事性的葦子燈,大量珍貴圖片、視頻等,利用展覽館、文明實踐所(站)等進行展覽播放;創新葦子燈形態,加入新鮮元素,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葦子燈的制作;經常性開展文化交流推廣活動,讓非遺更好地傳承下去。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葦子燈陣就是峰峰特別是義井傳統文化的標志性名片。”義井鎮黨委書記張彥敏介紹道,“接下來,我們將繼續落實‘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致力于拉近非遺與廣大人民群眾的距離,不斷創新葦子燈陣表現形式,讓其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燦爛的光彩。”
■編輯:李妮妮
■素材:義井鎮
■校對:閆亞衛
■編審:穆慧瑩
■監制:索銀強
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一個數字難掩其中的自豪,中國大運河比十九世紀修筑的蘇伊士運河長十多倍,比1914年通航的巴拿馬運河長三十幾倍,比世界十大運河加起來的總長度還要長。面對如此宏大的工程,榮膺世界遺產項目稱號名副其實,眾望所歸。都說上善若
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供圖“館內詳細展現運河沿線非遺項目的同時,還設置了不少互動點位,為游客打造沉浸式體驗場景。”常恩福表示,市民、游客能在一步一景中體會大運河流域多元文化與非遺技藝的魅力。
“五一”假期以來,江門開平市赤坎華僑古鎮以“赤坎有咖味”咖啡文化節為核心,在3公里騎樓長廊中掀起文旅新風潮。從百年前赤坎人帶回的咖啡豆,到每日都有大型文藝演藝活動的文旅融合模式,赤坎華僑古鎮通過咖啡節實現了“華僑記憶-社區參與-產業創新”的
陳學朝展示剛剛出爐的小箬禮餅。陳學朝自小就十分喜愛吃禮餅,從17歲開始學習制作傳統禮餅,如今已經37年了。盡管店鋪位于鄉間,但學朝禮餅店制作的禮餅始終供不應求。陳學朝表示,未來,他計劃在保留核心工藝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低糖、小分量等健康化改
杭州博物館:歷史文化的集大成者杭州博物館可是杭州歷史文化的“代言人”。中國絲綢博物館:絲綢文化的夢幻之旅絲綢可是中國的一張亮麗名片,而中國絲綢博物館就是展示絲綢文化的絕佳之地。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傳統工藝的魅力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