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新聞
點擊在線收聽語音版
近日,中山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來到沙溪鎮,就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和《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一法一條例)情況進行檢查,同時對該鎮非遺保護、傳承和發展工作進行指導。
檢查組一行先后前往申明亭鶴館、沙溪涼茶展示館等非遺傳承基地,實地檢查非遺項目保護傳承工作情況。隨后召開座談會,就如何更好地保護、傳承和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等話題,與該鎮文化部門、非遺項目傳承人代表進行交流。
據了解,沙溪鎮現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8個,其中國家級項目1個——沙溪涼茶;省級項目3個——沙溪鶴舞、沙溪四月八、沙溪三月三;市級項目4個——沙溪鶴歌、隆都傳統飲食習俗、沙溪洪圣殿洪圣龍王寶誕醮、龍頭環十八掌。建有市級傳承基地1處——申明亭鶴館(鶴歌鶴舞傳承基地),鎮級傳承基地6處——圣獅民俗館(四月八傳承基地)、圣獅小學(四月八傳承基地)、中心小學(鶴歌鶴舞傳承基地)、沙溪中學(鶴歌鶴舞傳承基地)、荔苑隆都菜館(隆都傳統飲食習俗傳承基地)、沙溪制藥廠展示館(沙溪涼茶傳承基地),鎮民間藝術培訓基地1處。今年還將向上申報“沙溪九大簋”、“圣獅鳳舞”、“沙溪欒樨餅”等3個項目。
沙溪鎮黨委書記徐成彬表示,沙溪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非遺保護和文化傳承發展工作,通過整合沙溪非遺項目和隆都文化資源,近期成功舉辦首屆沙溪文化旅游嘉年華。該鎮將依托秀美的古村落和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通過文化導入產業,規劃打造特色古鎮,促進非遺保護、文化傳承與經濟發展相得益彰。
中山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執法檢查組組長關瑞麟指出,沙溪非遺工作“有傳承、有影響、有歸檔、有規劃”,保護傳承推廣工作到位。沙溪要有組織、有計劃地加強傳承人的培養工作,激發傳承人挖掘保護非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積極帶動年輕一代投身到非遺保護工作當中。要制定非遺和文物保護與旅游產業發展相結合的規劃,借助旅游業發展積極拓展非遺旅游市場;通過創新機制,拓寬資金渠道,促進非遺全民共建。
中山日報社新媒體中心文+/記者付陳陳通訊員貝鵬程圖/通訊員提供編輯:曾淑花二審:朱暉三審:魏禮軍素材來源:中山日報
本文來源:中山日報
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供圖“館內詳細展現運河沿線非遺項目的同時,還設置了不少互動點位,為游客打造沉浸式體驗場景。”常恩福表示,市民、游客能在一步一景中體會大運河流域多元文化與非遺技藝的魅力。
2025年7月15日,面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給出的最后期限,韓國交出的30頁答辯材料根本堵不住剽竊的窟窿。導火索是中國甩出的137項鐵證,把韓國五項非遺項目的老底扒了個干凈。這事再次證明,文化主權不能靠偷,扎扎實實搞傳承才是正道。老祖宗的東西
“五一”假期以來,江門開平市赤坎華僑古鎮以“赤坎有咖味”咖啡文化節為核心,在3公里騎樓長廊中掀起文旅新風潮。從百年前赤坎人帶回的咖啡豆,到每日都有大型文藝演藝活動的文旅融合模式,赤坎華僑古鎮通過咖啡節實現了“華僑記憶-社區參與-產業創新”的
陳學朝展示剛剛出爐的小箬禮餅。陳學朝自小就十分喜愛吃禮餅,從17歲開始學習制作傳統禮餅,如今已經37年了。盡管店鋪位于鄉間,但學朝禮餅店制作的禮餅始終供不應求。陳學朝表示,未來,他計劃在保留核心工藝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低糖、小分量等健康化改
杭州博物館:歷史文化的集大成者杭州博物館可是杭州歷史文化的“代言人”。中國絲綢博物館:絲綢文化的夢幻之旅絲綢可是中國的一張亮麗名片,而中國絲綢博物館就是展示絲綢文化的絕佳之地。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傳統工藝的魅力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