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隸屬于首都圖書館的北京城市圖書館即將開館的北京城市圖書館即將開館。在城市圖書館中將單設非遺文獻館,專門用于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文獻資料,作為保護、傳承、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打造全新的文化平臺。
北京城市圖書館預計今年11月開館。圖為效果圖。
為了豐富非物質文化遺產館藏,充實非遺實物數量,宣傳和展示豐富多樣的非遺資源,鼓勵廣大讀者積極參與和支持非遺保護工作,首都圖書館現面向社會公開征集各類非遺文獻及實物。
征集范圍反映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各類文獻資料:包括但不限于在非遺工作中所產生的各類資料,如與非遺相關的文件、報告、成果等;反映非遺代表性項目及代表性傳承人的各類文獻,如記載非遺歷史、技藝等的文獻資料。
征集資料除傳統圖書、報刊資料外,還包括繪畫、攝影等形象資料,檔案、圖表等原始資料,數碼照片、音頻、視頻等各類數字文獻,非遺物料、作品等實物資料。
在民間文學方面,反映民間文學、民間故事的繪畫、記錄稿、手抄本、刊本、文集、照片、塑像、畫像磚石、標牌、匾額等;民俗活動的各種實物、音像等相關資料。
傳統表演藝術方面,征集與傳統音樂相關的樂器、樂譜、唱本、書畫、音視頻、照片、唱片、磁帶、光盤及服裝道具;征集與傳統舞蹈相關的道具、走陣圖、服裝、面具、視頻、圖片、伴奏樂器等;征集與傳統戲曲、曲藝相關的道具、臉譜、樂器、樂譜、劇本、磁帶、光盤、視頻、照片、雕塑、繪畫、剪紙及相關延伸制品、文獻等;征集與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相關的玩具、雜技表演的道具、服飾、用具、視頻、圖片等。
此外,征集傳統美術與傳統美術相關的繪畫、雕塑、工藝品、建筑殘片、視頻、照片等資料;征集傳統技藝與手工技藝相關的各種代表性工具、作品、視頻、圖片、資料、標本等;征集傳統醫藥與傳統醫藥相關的各種典型藥材、樣本、用具、醫書、藥典、偏方、視頻、圖片等;征集民俗民俗活動的各種實物、音像、圖片等資料。
另征集其他涉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申報、研究等各方面的各種文字、手稿、圖片、音像資料等。
征集方式包括,網絡征集:電子文獻可發送至郵箱dfwx@clcn.net.cn,郵件主題注明“非遺文獻捐贈”。到館移交:可至首都圖書館B座9層北京地方文獻閱覽室移交。郵寄或快遞:可將文獻資料通過郵寄或快遞發送至首都圖書館,發送前請先電話聯系。 特殊情況可聯系工作人員上門征集。
值得一提的是,征集要求實物資料為原件。文件、藝術作品等資料盡量為原件。形象資料請附簡短說明。數字資料為未壓縮件,請附簡短說明。
首都圖書館將為捐贈者贈送本館文創紀念品,并頒發捐贈證書,或將在官方網站發布致謝公告。捐贈品將納入首都圖書館館藏,可公開的文獻資料,首都圖書館有權開放讀者閱覽、對文獻進行數字化,并用于展覽、出版、宣傳教育等非盈利活動。每次使用捐贈實物作品時,將注明捐贈方名字。所捐贈文獻是否對外公開,將充分尊重捐贈方的意愿。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張恩杰
編輯/弓立芳
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供圖“館內詳細展現運河沿線非遺項目的同時,還設置了不少互動點位,為游客打造沉浸式體驗場景。”常恩福表示,市民、游客能在一步一景中體會大運河流域多元文化與非遺技藝的魅力。
“五一”假期以來,江門開平市赤坎華僑古鎮以“赤坎有咖味”咖啡文化節為核心,在3公里騎樓長廊中掀起文旅新風潮。從百年前赤坎人帶回的咖啡豆,到每日都有大型文藝演藝活動的文旅融合模式,赤坎華僑古鎮通過咖啡節實現了“華僑記憶-社區參與-產業創新”的
陳學朝展示剛剛出爐的小箬禮餅。陳學朝自小就十分喜愛吃禮餅,從17歲開始學習制作傳統禮餅,如今已經37年了。盡管店鋪位于鄉間,但學朝禮餅店制作的禮餅始終供不應求。陳學朝表示,未來,他計劃在保留核心工藝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低糖、小分量等健康化改
昨天,榮成漁民號子原生態民俗表演團15名演職人員啟程前往古都開封,代表山東省參加2017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暨全國民歌大賽及展演活動。據了解,2017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暨全國民歌展演活動,將于3月31日—4月2日在河南省開封市清明上河
此時,81歲的涼州臉譜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張發仁正揮毫潑墨,寥寥幾筆,一幅鐘馗醉酒的人物畫便躍然紙上。作為涼州臉譜非遺傳承人,張發仁見證了涼州臉譜的傳承與發展。無論是涼州臉譜、漢簡書法,還是繪畫、篆刻,我希望能為社會留下一些有用的東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