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金堂分會場拉開帷幕,活動將持續至10月22日。據了解,此次金堂分會場活動主要包括非遺文創講座、非遺進社區、中外非遺項目展演、非遺美食節、“水韻金堂”非遺書畫展、“百人箏情頌祖國”古箏藝術集中展示、非遺精品旅游線路推介等內容。
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開幕式上,現場集中展演中國、新西蘭、俄羅斯、伊朗、保加利亞、馬來西亞6個國家10支非遺隊伍帶來的蘇州評彈、廣東舞獅、新西蘭毛利舞、俄羅斯舞蹈等非遺節目。活動期間,還將配套開展非遺文創講座、非遺書畫展、非遺美食節、古箏藝術集中展示、非遺精品旅游推介等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精彩紛呈。
為推動非遺與文化旅游融合,金堂專門推出4條非遺精品旅游線路,串聯文化旅游資源,推介摩天輪、古鎮、玻璃天橋、綠道、登山健身步道、種酒等旅游點位和產品。此外,還設置非遺特色旅游展示區,展銷葛根茶、種酒、石斛及油橄欖等農產品,開展為期5天的非遺美食節,以節會活動為載體,滿足游客“吃住行游購娛”需求的同時,推動建設“非遺+文旅”的新場景。
迄今為止,金堂已連續承辦四屆非遺節分會場,先后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部授予的第四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太陽神鳥”特別獎、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的“第五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組織工作先進單位”等殊榮。(來源:金堂縣委宣傳部)
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供圖“館內詳細展現運河沿線非遺項目的同時,還設置了不少互動點位,為游客打造沉浸式體驗場景。”常恩福表示,市民、游客能在一步一景中體會大運河流域多元文化與非遺技藝的魅力。
“五一”假期以來,江門開平市赤坎華僑古鎮以“赤坎有咖味”咖啡文化節為核心,在3公里騎樓長廊中掀起文旅新風潮。從百年前赤坎人帶回的咖啡豆,到每日都有大型文藝演藝活動的文旅融合模式,赤坎華僑古鎮通過咖啡節實現了“華僑記憶-社區參與-產業創新”的
陳學朝展示剛剛出爐的小箬禮餅。陳學朝自小就十分喜愛吃禮餅,從17歲開始學習制作傳統禮餅,如今已經37年了。盡管店鋪位于鄉間,但學朝禮餅店制作的禮餅始終供不應求。陳學朝表示,未來,他計劃在保留核心工藝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低糖、小分量等健康化改
昨天,榮成漁民號子原生態民俗表演團15名演職人員啟程前往古都開封,代表山東省參加2017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暨全國民歌大賽及展演活動。據了解,2017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暨全國民歌展演活動,將于3月31日—4月2日在河南省開封市清明上河
此時,81歲的涼州臉譜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張發仁正揮毫潑墨,寥寥幾筆,一幅鐘馗醉酒的人物畫便躍然紙上。作為涼州臉譜非遺傳承人,張發仁見證了涼州臉譜的傳承與發展。無論是涼州臉譜、漢簡書法,還是繪畫、篆刻,我希望能為社會留下一些有用的東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