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竹山:非遺文化進校園
新華社2023-05-25 16:
近年來湖北竹山:非遺文化進校園,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廣泛組織開展非遺傳承人培訓、非遺進校園、非遺進景區、非遺活動展演、非遺文化旅游節等系列活動,有效促進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傳承和保護。
竹山堵河皮影戲主要采用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地方語言演唱,唱腔主要有“竹山高腔”、山二黃、越調等,用民間打擊樂、管弦樂伴奏。竹山堵河皮影在2011年被列入湖北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具有很強的藝術性和觀賞性,能表演《三代四狀元》《百忍堂》《試狀元》等經典古戲,也能融入《十顆星》《精準扶貧》《上門女婿》等時代新篇,深受群眾歡迎。
↑2023年5月24日,在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深河鄉九年一貫制學校,民間藝人李勝海(右二)在指導學生學習竹山堵河皮影戲。/章磊 攝
↑2023年5月24日,在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深河鄉九年一貫制學校,學生王雪瑞(左)、徐婷婷(右)在學習竹山堵河皮影戲的唱腔、手技。/章磊 攝
↑2023年5月24日,在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深河鄉九年一貫制學校,學生在學習竹山堵河皮影戲。/章磊 攝
↑2023年5月24日,在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深河鄉九年一貫制學校,民間藝人李勝海(中)在指導學生學習竹山堵河皮影戲。/章磊 攝
↑2023年5月24日,在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深河鄉九年一貫制學校,民間藝人常開清(右一)在指導學生學習竹山堵河皮影戲。/章磊 攝
↑2023年5月24日,在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深河鄉九年一貫制學校,學生在學習竹山堵河皮影戲鑼鼓點子打法。/章磊 攝
課堂上,石家莊學院注重將非遺技藝與現代設計理念深度融合,鼓勵學生設計開發既保留傳統韻味又契合現代需求的非遺作品,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非遺傳承熱情。“當非遺走進生活,我越來越發現蘊含在傳統文化中的美。
陳歆彤)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社區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近日,南園街道南華社區以民生微實事為基礎,精心策劃并開展“老手藝,新鄰居”非遺系列文化活動。一位參與活動的居民贊嘆道:“年輕時只聽說過這些老手藝,沒想到現在能親手嘗試,既能學知識又能
絨花,這一歷史悠久的民間傳統手工藝在今天又煥發出新的光彩。傳統手工藝品的延續重在守正創新,是將多元文化與工藝相結合。工藝美術是流傳于民間,在競爭、沖突與融合下推動向前的活物,而不應只是被收藏在博物館里,這對傳統手工藝來說無異于抹殺。
共繪傳承夢”主題社會實踐活動,深入文化館,探索黃河流域文化,發掘傳統精髓的神韻魅力。晨光熹微時,“賡織”——守藝人非遺傳承實踐團來到黃河文化館,在展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同學們有序進入的展館進行參觀。隨后,實踐團順著黃河在東營流過的痕跡先后參
以民俗活動為韻、文旅融合為調、多元產品為拍,端午假期河北文旅奏響了“傳統與潮流共振”的活力樂章。端午假期,全省各地舉辦民俗表演、非遺市集等文化活動1000余場,吸引八方游客前來深度體驗。親子游熱度攀升,文旅融合“點亮”童年。文旅產品供給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