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鹽滾燈 海鹽縣傳媒中心供圖
(新春走基層)“滾”出來的年味 浙江海鹽非遺技藝排練忙
中新網嘉興1月6日電 (張雨滴 劉建東)春節將近,走進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秦山街道新聯村文化禮堂排練室內,可以看到滾燈隊員們正在排練滾燈舞蹈《燈舞秦雄》,在鼓點的伴奏下,滾燈在隊員們的手里不停地旋轉,一系列動作將滾燈的跳、轉、躍、甩等精髓展現得淋漓盡致。
2022年12月,《燈舞秦雄》成功入選杭州2022年第19屆亞運會(下稱杭州亞運會)、杭州2022年第4屆亞殘運會(下稱杭州亞殘運會)演藝資源庫。
新聯村滾燈隊隊員王曉暉介紹,經遴選進入的節目,不僅有機會于春節前在亞運村舉行的“我們的亞運·我們的盛會·我們的村晚”中一展風采,更有機會登上杭州亞運會、杭州亞殘運會開閉幕式舞臺。
周四玉制作滾燈 海鹽縣傳媒中心供圖
據了解,海鹽滾燈屬于中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新春佳節非常受歡迎的民俗表演之一。由于海鹽瀕海,海患及海盜經常侵襲。因此,海鹽民間盛行滾燈競技比武,通過滾燈表演,也體現了海鹽先民在與海患長期抗爭的過程中形成的堅強不屈、百折不撓的斗爭精神。
“我們使用的滾燈10斤至30斤不等,整個節目里燈不離手,再加上高強度地不停跑跳,對我們來說是不小的挑戰。”王曉暉說。
在王曉暉看來,只有不停地練習,精益求精,才能把更好的節目帶上更大的舞臺,展現海鹽滾燈的獨特魅力。
滾燈文化的振興,述說著新聯村對文化傳承的重視。在新聯村文化禮堂,滾燈制作傳承人周四玉正在制作新的滾燈。在周四玉的手中,一根根篾條不一會兒就被編制出一個球形。
“我制作滾燈已經有十余年了,大大小小的滾燈已經制作了上千個。”周四玉說。
在新聯村的組織下,周四玉每個月都會在文化禮堂開設滾燈制作手工課,帶著村民、文藝工作者和學生們制作滾燈、學習滾燈文化。
“優秀的傳統文化不能只由我們來獨享,也要讓村民們共享文化成果,感受滾燈魅力。”周四玉說。
周四玉坦言,這些年,新聯村滾燈隊獲得了不少榮譽,希望隊員們能用他制作的滾燈,把海鹽滾燈文化發揚光大,讓滾燈文化綻放出新的時代光彩。
近年來,新聯村充分發揮文化禮堂的陣地作用,注重文化軟實力培育。2022年10月,新聯村文化禮堂搬遷新址,總占地面積16.58畝,文化大禮堂、春泥活動室、排練廳等各功能室硬件水平顯著提升。
“新的文化禮堂建成后,村民們經常帶著小孩過來。村里還經常舉辦文藝演出、組織滾燈制作手工課,我只要有空都會來參加。”新聯村村民姜鳳鳴說。
“傳統藝術要被大家看到的話,其實需要更多的平臺。新的文化禮堂的打造,為舉辦文化活動提供了更廣闊的場所,希望更多的人能夠看到這些傳統藝術,并加入進來。”新聯村黨委書記周忠偉說。(完)
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供圖“館內詳細展現運河沿線非遺項目的同時,還設置了不少互動點位,為游客打造沉浸式體驗場景。”常恩福表示,市民、游客能在一步一景中體會大運河流域多元文化與非遺技藝的魅力。
“五一”假期以來,江門開平市赤坎華僑古鎮以“赤坎有咖味”咖啡文化節為核心,在3公里騎樓長廊中掀起文旅新風潮。從百年前赤坎人帶回的咖啡豆,到每日都有大型文藝演藝活動的文旅融合模式,赤坎華僑古鎮通過咖啡節實現了“華僑記憶-社區參與-產業創新”的
陳學朝展示剛剛出爐的小箬禮餅。陳學朝自小就十分喜愛吃禮餅,從17歲開始學習制作傳統禮餅,如今已經37年了。盡管店鋪位于鄉間,但學朝禮餅店制作的禮餅始終供不應求。陳學朝表示,未來,他計劃在保留核心工藝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低糖、小分量等健康化改
杭州博物館:歷史文化的集大成者杭州博物館可是杭州歷史文化的“代言人”。中國絲綢博物館:絲綢文化的夢幻之旅絲綢可是中國的一張亮麗名片,而中國絲綢博物館就是展示絲綢文化的絕佳之地。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傳統工藝的魅力殿堂
昨天,榮成漁民號子原生態民俗表演團15名演職人員啟程前往古都開封,代表山東省參加2017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暨全國民歌大賽及展演活動。據了解,2017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暨全國民歌展演活動,將于3月31日—4月2日在河南省開封市清明上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