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陶藝、新奇的蠟染、精致的銀飾、新潮的皮具……在熱鬧的商場里,逛街之余,不但可以獲得消費體驗,還可以參與傳統手工制作,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這樣的一幕發生在貴陽市新晉網紅商場悅然廣場。
黔里非遺體驗館
2023年底,名為“黔里非遺文創體驗館”的專業“非遺空間”在悅然廣場正式啟動,這個2400余平米的空間集“染、繡、銀、陶、雕、茶、酒”于一體,以交互體驗與創意賦能為依托,讓非遺走進當代貴陽人的生活。
黔里非遺文創體驗館創始人蔣開雄介紹,在黔里,不僅可以觀賞并購買到貴州非遺產品及創意衍生品,還可以花幾十到一百出頭的價錢體驗貴州特色非遺項目的制作過程。在專業老師“手把手”的指導下,親手制作出屬于自己的非遺作品。
銀飾制作體驗
蠟染體驗
開業以來,黔里深受親子家庭和年輕白領的喜愛。“‘非遺’是什么,孩子們還不是很懂,但他們對傳統文化表現出的濃厚興趣卻是真實的。”蔣開雄說,從2023年創辦黔里以來,如何讓非遺在年輕人中“活”起來是他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他認為,在堅守其本的基礎上,讓非遺與更多當代人產生共鳴,可見、可品、可體驗,以沉浸式方式更好融入現代生活,無疑是重要路徑。
黔里非遺體驗館內的蠟染服飾
如今,黔里在貴陽市各大商圈已布局6大門店漫話文旅·非遺之美丨非遺“老”手藝扎根城市“新”土壤,非遺項目進入國內高品質購物中心的計劃正在一步步實施當中。從門可羅雀到周末每天客流上千人次、營收兩萬元,非遺文創被“種”進了廣大市民和游客的生活。
黔里非遺體驗館內的藍染咖啡
2023年底,貴州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貴州省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在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普及力度方面,提出了促進廣泛傳播、融入國民教育體系、加強交流合作等3項具體任務。
該文件全面、系統地詮釋了非遺“合理利用”的方式,旨在保護傳承非遺資源的基礎上,突破時間、空間、形式的限制,在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購、娛各環節,植入形式多樣的非遺展陳、展示、展演、體驗活動,讓游客全程感受、全程共享非遺活態魅力。
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一個數字難掩其中的自豪,中國大運河比十九世紀修筑的蘇伊士運河長十多倍,比1914年通航的巴拿馬運河長三十幾倍,比世界十大運河加起來的總長度還要長。面對如此宏大的工程,榮膺世界遺產項目稱號名副其實,眾望所歸。都說上善若
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供圖“館內詳細展現運河沿線非遺項目的同時,還設置了不少互動點位,為游客打造沉浸式體驗場景。”常恩福表示,市民、游客能在一步一景中體會大運河流域多元文化與非遺技藝的魅力。
“五一”假期以來,江門開平市赤坎華僑古鎮以“赤坎有咖味”咖啡文化節為核心,在3公里騎樓長廊中掀起文旅新風潮。從百年前赤坎人帶回的咖啡豆,到每日都有大型文藝演藝活動的文旅融合模式,赤坎華僑古鎮通過咖啡節實現了“華僑記憶-社區參與-產業創新”的
陳學朝展示剛剛出爐的小箬禮餅。陳學朝自小就十分喜愛吃禮餅,從17歲開始學習制作傳統禮餅,如今已經37年了。盡管店鋪位于鄉間,但學朝禮餅店制作的禮餅始終供不應求。陳學朝表示,未來,他計劃在保留核心工藝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低糖、小分量等健康化改
近日,“暢享高速·味美龍宮”首屆貴高速美食節在龍宮服務區舉辦。此次美食節以高速公路服務區為獨特載體,巧妙融合貴州特色美食、非遺文化、廚藝競技以及惠民消費等多元元素,為過往司乘人員和游客帶來了一場別樣的文旅體驗。此次美食節,正是其打造“交旅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