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平涼市“春官說詩”傳承人許建忠四十載說“家鄉詩”,傳承發揚鄉村文化。圖為許建忠宅家說春官詩,扇子、鍋蓋、菜盆作為道具。郭惠民 攝
“我宅家,我驕傲,能為國家省口罩;冠狀病毒不可怕,就怕人們不聽話;不走親,不訪友,鄉規民約要遵守……”甘肅平涼市“春官說詩”傳承人許建忠,近日在家直播“說詩”,收獲數千粉絲。
“非常開心,有時一家四世同堂聽我講。最多時候視頻點擊量上萬。”許建忠說,“很興奮,沒想到這么多人喜歡鄉村文化。”
今年55歲的許建忠是甘肅平涼市崇信縣人,從16歲起愛上說詩,至今已有近40個年頭。“只是想守住鄉村文化的根脈。”
截至目前,許建忠共創作家鄉題材春官詩3000多首,作品內容涉及鄉村生活衣、食、住、行各個方面。且出版個人春詩集錦《春之聲》。
“春官說詩”是以“說”與“唱”相結合的方式即興創作順口詩。春官說詩是2011年公布的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屬于民間文學類項目。
圖為許建忠在平涼市崇信縣城街道說春官詩。(資料圖) 郭惠民 攝
每逢佳節或者有婚嫁喜事,許建忠就走村串戶,忙活著說詩了,為千家萬戶帶來歡樂。
今年春天,一樣的說春官詩,但“說詩”的地方變了。不是面對觀眾現場說,而是在微信朋友圈、網絡上“說詩”。
因為疫情影響,村民都宅在家上網玩手機。這讓許建忠萌生了網上直播的念頭。“通過網絡傳播著鄉村文化的正能量,可以讓更多人了解我們的傳統文化。”
許建忠和妻子宅在家里,把廣播電視上聽到看到的新聞,創作成一首首通俗易懂、郎朗上口的春官詩和“土味”防疫宣傳順口溜。
“沒想到這個視頻,不到半天時間,就吸引了3萬多粉絲點擊觀看。”許建忠笑著說。
有網友還互動留言:“春官達人有文采,宅在家里做直播;夫妻搭檔齊上陣,鍋盆敲出最強音……”還有人通過網絡拜他為師。
“大家留言、點贊,說明我說到大家心坎里,打動了網民。”許建忠說,“這也給我啟發,今后可以通過網絡更好傳承發揚鄉村文化。”
如今,許建忠還是國家二級建造師。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許建忠每日都關注著新聞動態消息,他捐贈了價值10000元的應急防護物資。除了在網上直播春官說詩,許建忠也經常舉辦一些農民工技能技術培訓。“發揮我所長,幫助更多的人。” (劉玉桃 郭惠民)
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供圖“館內詳細展現運河沿線非遺項目的同時,還設置了不少互動點位,為游客打造沉浸式體驗場景。”常恩福表示,市民、游客能在一步一景中體會大運河流域多元文化與非遺技藝的魅力。
“五一”假期以來,江門開平市赤坎華僑古鎮以“赤坎有咖味”咖啡文化節為核心,在3公里騎樓長廊中掀起文旅新風潮。從百年前赤坎人帶回的咖啡豆,到每日都有大型文藝演藝活動的文旅融合模式,赤坎華僑古鎮通過咖啡節實現了“華僑記憶-社區參與-產業創新”的
陳學朝展示剛剛出爐的小箬禮餅。陳學朝自小就十分喜愛吃禮餅,從17歲開始學習制作傳統禮餅,如今已經37年了。盡管店鋪位于鄉間,但學朝禮餅店制作的禮餅始終供不應求。陳學朝表示,未來,他計劃在保留核心工藝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低糖、小分量等健康化改
杭州博物館:歷史文化的集大成者杭州博物館可是杭州歷史文化的“代言人”。中國絲綢博物館:絲綢文化的夢幻之旅絲綢可是中國的一張亮麗名片,而中國絲綢博物館就是展示絲綢文化的絕佳之地。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傳統工藝的魅力殿堂
昨天,榮成漁民號子原生態民俗表演團15名演職人員啟程前往古都開封,代表山東省參加2017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暨全國民歌大賽及展演活動。據了解,2017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暨全國民歌展演活動,將于3月31日—4月2日在河南省開封市清明上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