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記者從廣州市文廣旅局獲悉,廣州100家致力于廣州非遺社會傳承和傳播的單位,被評選認定為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2021-2023年),逐漸加強廣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載體建設,拓寬社會各界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渠道,彰顯新時代廣州非遺的新活力。
白云區竹料第二小學的洪拳活動。
非遺傳承基地為三年認定一次,每批認定的基地有效期是3年。數量多、范圍廣、成效佳,是本批次傳承基地呈現的顯著特點。
首先,本次認定的傳承基地數量多達100家,比上一批47家,呈倍增之勢,顯示出越來越多社會力量參與到廣州非遺保護中的良好局面。
梁雪珍老師與市橋中心小學學生一起進行廣繡展演。
余蔭山房開展灰塑實習課,崔鏡興老師進行現場授課。
其次,類型多樣,包括學校、博物館、旅游單位、行業協會、文化公司等各類單位;覆蓋非遺面廣泛,涉及粵劇、嶺南古琴藝術、廣繡、廣彩、詠春拳、洪拳、廣東音樂、粵語講古等50余項非遺代表性項目,涵蓋了非遺名錄全部十大門類。
獲評的傳承基地展現了廣州非遺在全社會傳承傳播的可喜成效。其中,學校占比突出。本批次共有學校68所,涵蓋了幼兒園、小學、中學、職業教育、大學等多個教育層次,“非遺進校園”成果斐然。
2020年在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支持,中國青年網主辦的第二屆“非遺進校園”優秀實踐案例中,廣州市“廣府非遺進校園”實踐案例入選全國十大優秀實踐案例。由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開展的“非遺進校園”優秀案例評選中,共評選出10個精品案例和10個優秀案例,其中廣州精品案例占2個、優秀案例占7個,獲獎占總數的45%。另一方面,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態勢蓬勃。有余蔭山房、印象文化、粵劇藝術博物館、錦綸會館等文旅單位開展非遺傳播工作。
同時,一批自發傳承非遺的民間社團、民間協會、村委會等基層單位,培植了“非遺在社區”的深厚土壤。
海珠區鶴鳴五巷小學《非遺美食——我愛小鳳餅》系列活動,學生展示小鳳餅。
傳承基地是非遺社會傳承和傳播的重要平臺,是貫徹“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工作方針的具體舉措。傳承基地的發展,將推動非遺為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發揮更大作用。
【南方+記者】鄭慧梓
【通訊員】穗文廣旅宣
【作者】 鄭慧梓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供圖“館內詳細展現運河沿線非遺項目的同時,還設置了不少互動點位,為游客打造沉浸式體驗場景?!背6鞲1硎荆忻瘛⒂慰湍茉谝徊揭痪爸畜w會大運河流域多元文化與非遺技藝的魅力。
杭州博物館:歷史文化的集大成者杭州博物館可是杭州歷史文化的“代言人”。中國絲綢博物館:絲綢文化的夢幻之旅絲綢可是中國的一張亮麗名片,而中國絲綢博物館就是展示絲綢文化的絕佳之地。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傳統工藝的魅力殿堂
非物質文化遺產logo設計理念通常體現傳承、獨特性等。下面小編將為大家介紹非物質文化遺產logo的設計理念及常見元素,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一、非物質文化遺產logo設計理念有哪些?體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性和多樣性,展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特
最近,非遺文化展廳設計可是火得不得了!用AI快速打造驚艷非遺logo說到非遺展廳設計,logo可是門面擔當!非遺文化展廳設計的未來展望非遺文化展廳設計的未來,不僅要注重形式的創新,更要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的活力?;釉掝}:你最想看到哪些非遺文化
泉州是座歷史悠久的城市,不僅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吸引著游客,更以其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讓人流連忘返。位于泉州僑鄉體育中心內的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就是一座集展示、傳承、研究和教育為一體的文化殿堂。除了豐富的展品展示,非遺館還設有非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