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古城區非遺文化周在大研古城玉河廣場正式啟動。與此同時,非遺文化集市也在大研古城、束河古鎮開市。集市現場熱鬧非凡,非遺手工藝產品、文創產品、納西傳統美食、傳統民族服飾等展品應有盡有,一件件工藝精美、獨具匠心的展品引得市民游客駐足。
麗江古城IP形象“萌蛙”也在非遺文化集市亮相。麗江萌蛙有著綠色的皮膚和一雙大大的眼睛,憨態可掬,它由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保護管理局與LKK洛可可創新設計集團、洛客(LKKER)共享設計平臺攜手打造,于2019年正式發布,創意來源于麗江圖騰巴格圖中為人們指引著方向與時令的神蛙。目前,由麗江納西文化產業開發有限公司進行系列產品的開發,制作及銷售。
麗江納西文化產業開發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多年來,一直致力于傳承創新民族文化,同心同力發展地方文旅產業。公司共開發三個系列的產品,分別是麗江溢彩傳統民族文化工藝品系列,“拾游記”系列產品和最引人注目的麗江古城IP“萌蛙”系列產品,目前,“萌蛙”系列已經開發了包括服飾、日用品、文創紀念品等種類的126款產品,受到了來自世界各地游客的歡迎和喜愛。
此外,麗江納西文化產業開發有限公司還與互聯網公司合作,開發以麗江“萌蛙”為主題的互聯網線上產品,通過移動終端,實現“萌蛙”與用戶的隔空互動,使“萌蛙”的形象更加生動具體有趣,“萌蛙”已經成為麗江歷史及非遺文化的傳播使者。
麗江納西文化產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和永昌向記者介紹:“非遺文化是民族文化企業不可或缺的生命血脈,除了實體產品之外,我們還在文旅、傳統手工藝體驗、民族文化傳承方面結合傳統旅游業開發新項目,通過旅游產品的創新,不僅豐富麗江旅游產品市場,同時促進了麗江旅游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這些精美的民族服飾,都是納西族婦女一針一線手工縫制的,有著獨特的溫度和厚重的文化底蘊。”在大研古鎮非遺文化集市現場,市民楊娟正在通過網絡平臺進行直播。通過她的直播平臺,近千名網友了解到了麗江傳統的非遺文化,近距離感受到了古城歷史人文的魅力。“很多游客到麗江來,都只是單純的看到麗江美麗的景色,但是有關非遺文化,無論是地方特色小吃,還是傳統手工藝品,它其實都寄托著獨特的歷史和文化。”楊娟對記者說:“通過這次非遺文化集市,將這些展品呈現在大家面前,可以讓我們的非遺文化得以傳承,并且傳播得更廣,讓更多人看到。”
下一步,古城區將繼續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資源,全面展示非遺文化制作工藝,促進非遺文化良性發展,傳承創信,為麗江文旅及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記者/侯 瑋
編輯/雷鳳嬌
責編/和眾學
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供圖“館內詳細展現運河沿線非遺項目的同時,還設置了不少互動點位,為游客打造沉浸式體驗場景。”常恩福表示,市民、游客能在一步一景中體會大運河流域多元文化與非遺技藝的魅力。
“五一”假期以來,江門開平市赤坎華僑古鎮以“赤坎有咖味”咖啡文化節為核心,在3公里騎樓長廊中掀起文旅新風潮。從百年前赤坎人帶回的咖啡豆,到每日都有大型文藝演藝活動的文旅融合模式,赤坎華僑古鎮通過咖啡節實現了“華僑記憶-社區參與-產業創新”的
陳學朝展示剛剛出爐的小箬禮餅。陳學朝自小就十分喜愛吃禮餅,從17歲開始學習制作傳統禮餅,如今已經37年了。盡管店鋪位于鄉間,但學朝禮餅店制作的禮餅始終供不應求。陳學朝表示,未來,他計劃在保留核心工藝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低糖、小分量等健康化改
昨天,榮成漁民號子原生態民俗表演團15名演職人員啟程前往古都開封,代表山東省參加2017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暨全國民歌大賽及展演活動。據了解,2017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暨全國民歌展演活動,將于3月31日—4月2日在河南省開封市清明上河
此時,81歲的涼州臉譜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張發仁正揮毫潑墨,寥寥幾筆,一幅鐘馗醉酒的人物畫便躍然紙上。作為涼州臉譜非遺傳承人,張發仁見證了涼州臉譜的傳承與發展。無論是涼州臉譜、漢簡書法,還是繪畫、篆刻,我希望能為社會留下一些有用的東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