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是我國設立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2022年6月11日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題為“文物保護:時代共進 人民共享”。借此契機,鳳凰網房產灣區發起“嶺南非遺說”主題策劃,專訪多位嶺南非遺文化傳承人,探究嶺南非遺的未來發展的同時,也助力營造保護文化遺產的良好氛圍,提高人民群眾對文化遺產保護重要性的認識。
余惠云,有著多重身份。她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新會葵藝區級代表性傳承人、廣東省工藝美術協會會員,也是新會區第六批拔尖人才與專家、新會區第十六屆政協委員、新會區葵匠文化傳播中心創始人。
非物質文化遺產新會葵藝傳承人余惠云
她曾先后受邀登上央視《我有傳家寶》《我的美麗鄉村》欄目以及芒果TV紀錄片《尋找煙火里的聲音》,向全國觀眾介紹新會葵藝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她的代表性個人作品里,有大型葵烙畫《清明上河圖》《錦繡南粵》《粵韻葵風》等。其中《粵韻葵風》《錦繡南粵》作品曾獲世界園藝博覽會金獎以及中國花卉博覽會金獎。
新會葵藝:千年智慧與文明的結晶
在接受鳳凰網房產的采訪時,她介紹,新會葵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著1600多年歷史,蘊含著千年的地方文化的精神特質,同時也是中華民族智慧與文明的結晶。
郭沫若曾用“清涼世界,出自手中。精逾鬼斧,巧奪天工。飛遍寰宇,壓倒西風”的詩句贊譽新會出產的葵扇,給新會葵藝以極高的評價。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像新會葵藝這樣的非遺工藝逐漸式微。一提非遺手工藝,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傳統或守舊,很難與時尚掛鉤?!彼硎尽?/p>
復興與傳承:需要注入新鮮血液
她表示,近年來,隨著中央一部部文件出臺,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普及力度,圍繞“以研發非遺項目創意產品為基礎,以宣傳展示和營銷推介為重點,以實現整體保護和活態傳承、活力再現為目的,積極踐行見人見物見生活的傳承保護理念,全面推進非遺傳承保護與市場深度融合發展?!毙聲囈步璐似鯔C,探索傳統非遺手工藝與當代時尚元素的碰撞與融合,出現不少新的作品,也取得優異成果。
但新會葵藝復興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她看來,傳承也需要持續發展,她希望有更多年輕人加入,為新會葵藝注入新鮮血液,讓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智慧結晶和文化瑰寶,重新回到大眾視野,走進人們的生活。
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一個數字難掩其中的自豪,中國大運河比十九世紀修筑的蘇伊士運河長十多倍,比1914年通航的巴拿馬運河長三十幾倍,比世界十大運河加起來的總長度還要長。面對如此宏大的工程,榮膺世界遺產項目稱號名副其實,眾望所歸。都說上善若
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供圖“館內詳細展現運河沿線非遺項目的同時,還設置了不少互動點位,為游客打造沉浸式體驗場景?!背6鞲1硎荆忻?、游客能在一步一景中體會大運河流域多元文化與非遺技藝的魅力。
“五一”假期以來,江門開平市赤坎華僑古鎮以“赤坎有咖味”咖啡文化節為核心,在3公里騎樓長廊中掀起文旅新風潮。從百年前赤坎人帶回的咖啡豆,到每日都有大型文藝演藝活動的文旅融合模式,赤坎華僑古鎮通過咖啡節實現了“華僑記憶-社區參與-產業創新”的
陳學朝展示剛剛出爐的小箬禮餅。陳學朝自小就十分喜愛吃禮餅,從17歲開始學習制作傳統禮餅,如今已經37年了。盡管店鋪位于鄉間,但學朝禮餅店制作的禮餅始終供不應求。陳學朝表示,未來,他計劃在保留核心工藝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低糖、小分量等健康化改
杭州博物館:歷史文化的集大成者杭州博物館可是杭州歷史文化的“代言人”。中國絲綢博物館:絲綢文化的夢幻之旅絲綢可是中國的一張亮麗名片,而中國絲綢博物館就是展示絲綢文化的絕佳之地。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傳統工藝的魅力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