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履職進行時
福州晚報訊 記者16日獲悉我市保護傳承國家級傳統醫藥類非遺項目,我市加大國家級傳統醫藥類非遺項目的搶救、挖掘、保護和傳承工作,引導群眾對傳統醫藥文化的認知,促進傳統醫藥文化全民共享。目前,福建省林如高紀念館已向社會免費開放,福州盤嶼中醫骨科醫院已封頂,預計年底前完成竣工驗收。
在今年初召開的市人代會上,市人大代表薛麗麗在《關于加大我市國家級傳統醫藥類非遺項目傳播力度的建議》中指出,我省入選國家級傳統醫藥類非遺項目有6項,其中我市有2項,分別是倉山區的中醫正骨療法(林氏骨傷療法)和羅源縣的畬族醫藥(六神經絡骨通藥制作工藝),建議搭建傳播平臺、支持重點項目、創設文化氛圍,進一步保護好這兩項國家級非遺成果。
作為兩個非遺項目所在地,倉山區政府和羅源縣政府在回復代表建議時介紹說,就加大項目的搶救、挖掘、保護和傳承工作采取了行動:林如高紀念館設在林如高故居內,陳列面積800余平方米,集中展示林氏中醫正骨醫術。倉山區已將該紀念館打造成非遺傳習所,定期向未成年人開放。福州盤嶼中醫骨科醫院選址在倉山區,目前該項目已封頂,預計年底前竣工驗收。羅源縣支持成立畬醫藥協會,扶持并集中辦好10家左右畬醫畬藥館,打造羅源畬醫藥品牌。
記者從市文旅局和市衛健委了解到,我市出臺了諸多政策扶持國家級傳統醫藥類非遺項目。如公布庭洋坂村畬族醫藥青草藥種植基地、八井村畬族醫藥傳承示范基地等縣級非遺傳承示范基地;在壯大非遺傳承人隊伍、加強資金保障、收集出版相關資料等方面開展了相應工作。下一步,還將支持畬族醫藥、中醫正骨療法申報非遺展示館聯盟館,打造更多展示傳承平臺。
記者還了解到,我市結合非遺展示館建設,設置畬族醫藥、中醫正骨療法展區,并不定期開展義診活動,為市民游客免費看診,宣傳弘揚傳統醫藥文化。
上一篇
非遺傳承日在互動體驗中,游客們將觸摸千年的文化脈絡,在市集的煙火氣中續寫匠心故事。在享受娛樂休閑的同時,游客們還可以在不同的院落中欣賞古琴、香文化和曹氏風箏展覽,充分體驗大觀園獨特的文化魅力。在這個五一假期,來大觀園盡情享受這場傳統與現代交
面塑藝術,不僅是一種技藝的展現,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木版年畫,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傳承著中國傳統年畫的精髓。手造華章,濟寧非遺等你來探秘科技不是文化的顛覆者,而是傳承的擺渡人,這場跨越時空的對話,終將讓非遺從口傳心授的技藝變成可感知、可交互
螺鈿工藝是一種傳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應用于漆器之上。1、題目:猜一猜:傳統非遺“螺鈿工藝”廣泛應用于哪種器物之上?螺鈿工藝是一種傳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應用于漆器之上。以上就是猜一猜:傳統非遺“螺鈿工藝”廣泛應用于哪種器物之上?
據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副秘書長侯惠哲介紹,現在工藝美術行業分為傳統手工藝品和現代工藝品生產兩大類。普查報告顯示,我國現共有省級以上工藝美術大師1787人,其中中國工藝美術大師365人。一邊是現代設計藝術專業的擴招與相對過剩,一邊是工藝美術專業的
3月11日,“美麗工坊”項目啟動儀式在長陽土家族服飾館舉辦。活動當天,市級非遺傳承基地——長陽土家服飾館內一派火熱景象。2025年,基地傳承的非遺代表性項目土家族服飾制作技藝,被列為第六批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協助長陽非遺館建設提供民族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