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康網訊 記者王際娣 11月1日南山文化館組織開展第三屆深圳非物質文化遺產周南山區系列活動,活動將持續至11月7日。本次活動以“多彩非遺 魅力南山”為主題,通過非遺相關展、演、講座、雅集等活動,全面展示南山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讓市民深入了解非遺傳統技藝,發動市民廣泛參與到非遺保護中來。該活動由南山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主辦,南山區文化館承辦。
11月1日南山文化館組織開展第三屆深圳非物質文化遺產周南山區系列活動。
11月1日上午10點,第三屆深圳非物質文化遺產周南山區系列活動開幕式在南山文化館劇場正式啟動,多個南山區非遺項目進行舞臺展演,同時為“館校共建”南山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基地授牌。當天上午在南山文化館二樓同步開展“小小非遺趕集日”,南山區各非遺項目在現場擺攤展示,此外還有南山區十大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基地學生攜作品前來“趕集”。
為扎實做好非遺保護傳承工作第三屆深圳非遺周南山區系列活動啟動,南山區積極舉辦“非遺進校園”活動。
為扎實做好非遺保護傳承工作,南山區除舉辦“非遺進校園”活動外,南山區文化館還首次嘗試探索非遺文化與社區、企業合作模式,陸續將策劃在社區、企業開展非遺文化活動。
其中,11月5日-11月7日,“非遺在南山 保護傳成果”非遺保護成果系列活動將分別到前海港灣小學、君尚3019、博倫職業技術學校,組織非遺傳承人、戲曲節目到區內學校、商場帶來展演。
非遺進社區,11月3日,龍海家園文體中心將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戲曲文化大講堂、戲曲服飾展示、戲曲化妝、行當體驗、名段演出等。整個11月期間,桐音古琴社將開展多個班次古琴藝術(嶺南派)公益課,讓市民感受古琴非遺文化。
目前,南山區非遺項目名錄共有24個,其中省級名錄2個、市級名錄3個。
在非遺傳承上,今年南山區文化館創新提出了“三在”傳承發展策略:非遺在學校、非遺在社區、非遺在企業。其中,“非遺在學?!蓖ㄟ^館校共建,打造一批南山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基地,將南山非遺扎根校園,與學校教育融為一體。
傳習基地學校常年開展非遺文化進課堂、進社團、進興趣班等,內容涵蓋黃梅戲、粵劇、京劇,以及南山醒獅舞、捏面人、內畫、剪紙、潮州工夫茶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并在每個中華傳統節日(春節、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國慶節)舉辦非遺文化展演。
同時,南山文化館將落實“一校一品”理念,扶持每一個傳承基地學校重點建設一個非遺項目,簽訂協議書,政府給予資金、資源、宣傳、展示等支持,促進非遺在學校的傳播與傳承,并形成該基地學校的非遺品牌項目。通過系列活動,讓文化傳承從小就在孩子們心中扎根,更好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一個數字難掩其中的自豪,中國大運河比十九世紀修筑的蘇伊士運河長十多倍,比1914年通航的巴拿馬運河長三十幾倍,比世界十大運河加起來的總長度還要長。面對如此宏大的工程,榮膺世界遺產項目稱號名副其實,眾望所歸。都說上善若
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供圖“館內詳細展現運河沿線非遺項目的同時,還設置了不少互動點位,為游客打造沉浸式體驗場景。”常恩福表示,市民、游客能在一步一景中體會大運河流域多元文化與非遺技藝的魅力。
“五一”假期以來,江門開平市赤坎華僑古鎮以“赤坎有咖味”咖啡文化節為核心,在3公里騎樓長廊中掀起文旅新風潮。從百年前赤坎人帶回的咖啡豆,到每日都有大型文藝演藝活動的文旅融合模式,赤坎華僑古鎮通過咖啡節實現了“華僑記憶-社區參與-產業創新”的
陳學朝展示剛剛出爐的小箬禮餅。陳學朝自小就十分喜愛吃禮餅,從17歲開始學習制作傳統禮餅,如今已經37年了。盡管店鋪位于鄉間,但學朝禮餅店制作的禮餅始終供不應求。陳學朝表示,未來,他計劃在保留核心工藝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低糖、小分量等健康化改
杭州博物館:歷史文化的集大成者杭州博物館可是杭州歷史文化的“代言人”。中國絲綢博物館:絲綢文化的夢幻之旅絲綢可是中國的一張亮麗名片,而中國絲綢博物館就是展示絲綢文化的絕佳之地。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傳統工藝的魅力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