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平臺看非遺紀錄片,在電商平臺購非遺好物,看非遺展、買非遺文創、體驗手工藝樂趣……6月11日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文化和旅游部在11日前后組織各地開展以“連接現代生活,綻放迷人光彩”為主題的非遺宣傳展示活動,獲得廣泛關注。
非遺之美網上賞
口技傳承人在直播中模仿各種聲音,網友評價“一開口便是整個配音團隊”;木梳制作技藝傳承人展示高超技藝,走紅網絡……在今年“云游非遺影像展”活動中,抖音發起“非遺奇遇記”活動,非遺傳承人、網絡達人、非遺協會等廣泛參與,分享非遺故事、獨特技法和傳統文化,贏得廣大用戶尤其是年輕人的喜愛。
2022年“云游非遺影像展”由中國演出行業協會聯合8家網絡平臺共同承辦。各視頻平臺開設視頻專區,匯集2300余部非遺傳承紀錄影像、非遺題材紀錄片等,進行公益展播。各平臺還推出“賞中國精彩技藝”“非遺藏品季”“煥新非遺計劃”等主題活動,向大眾展示傳統美食、傳統手工藝、傳統音樂等,讓更多人關注、了解生活中豐富多彩的非遺文化和生動的非遺保護實踐。
在酷狗音樂平臺,國風音樂十分流行,其中非遺元素處處可見。網友留言:“古樸的詞,婉轉的曲,處處是非遺之美,穿越千年,歷久彌新。”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網絡平臺是年輕群體聚集和活躍的重要平臺,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充分考慮年輕群體的特點和喜好,鼓勵年輕人廣泛參與,通過“隨手拍”“云上傳”發現和記錄身邊的非遺,支持網絡平臺策劃“非遺潮我看”等主題直播活動,邀請90后青年非遺傳承人代表來分享在現代生活里的非遺傳承新創意,向年輕群體普及非遺知識和保護理念,共同守護非遺文化。
非遺好物帶回家
在2022年四川南充非遺購物節直播間,儀隴客家牛肉制作技藝傳承人介紹著自家的特色產品,成交量迅速上升……
在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前后,南充的多項非遺首次參與非遺購物節,客家牛肉一日銷售1.35萬件,銷售額達70萬元。
今年的南充非遺購物節創新開展線下實景場景直播帶貨,并設置了限時購、福袋盲盒等活動。6月6日至7日,線上觀看總人數達2246.5萬人次,線上銷售額達836萬元。
2020年以來,為推動非遺保護,幫助廣大非遺傳承人、相關企業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文化和旅游部、商務部、國家鄉村振興局有關司局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支持電商平臺舉辦非遺購物節。
“兩年來,非遺購物節已經成為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的文化消費品牌活動,既促進非遺傳承,還能夠讓人民群眾尊重、欣賞非遺傳承人的智慧和技藝,形成更加強烈的文化認同。”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今年,非遺購物節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為目標,全國7500多家非遺產品店鋪參與,涉及非遺項目4000多個,吸引各大網絡電商平臺參與。
一個傳承人+一個非遺項目+一個非遺案例+一條文旅路線,在2022年“非遺購物節浙江消費季”中,浙江省采用“云探店”直播形式,聚焦網紅傳承人,助力非遺實現可觀可賞可購可用;河北省非遺購物節通過超低折扣、百余商品、舌尖體驗,讓群眾可以就近體驗消費……各地通過形式多樣的非遺購物節活動,取得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見人見物見生活
“一展、一銷、一秀、一傳”,5月31日,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湖北主會場——湖北非遺產品優惠展銷季暨首屆非遺時裝秀開幕,將湖北省對非遺的活化利用展現得淋漓盡致。6月至8月,湖北全省100多個項目、470多種非遺產品全部實行優惠展銷,有的優惠幅度達50%,以此擴大消費、助力文旅企業發展。
湖北非遺時裝秀精選漢繡、堂紡疊繡、大冶刺繡、棗陽粗布、陽新布貼、華容土布、英山纏花等7個非遺代表性項目,由10位非遺傳承人帶來系列精品服飾進行展演。
國家圖書館首次聯合全國182家各級各類圖書館共同舉辦活動,115部紀錄片展示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人生經歷與技藝水平。“年華易老,技憶永存——第四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成果展映月暨工作回顧展”系列活動也于日前啟動。
“全國各省(區、市)在今年遺產日前后舉辦6200多項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其中線上活動2400多項。”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不斷推動非遺融入現代生活,綻放迷人光彩。”
(人民日報)
上一篇
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一個數字難掩其中的自豪,中國大運河比十九世紀修筑的蘇伊士運河長十多倍,比1914年通航的巴拿馬運河長三十幾倍,比世界十大運河加起來的總長度還要長。面對如此宏大的工程,榮膺世界遺產項目稱號名副其實,眾望所歸。都說上善若
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供圖“館內詳細展現運河沿線非遺項目的同時,還設置了不少互動點位,為游客打造沉浸式體驗場景。”常恩福表示,市民、游客能在一步一景中體會大運河流域多元文化與非遺技藝的魅力。
“五一”假期以來,江門開平市赤坎華僑古鎮以“赤坎有咖味”咖啡文化節為核心,在3公里騎樓長廊中掀起文旅新風潮。從百年前赤坎人帶回的咖啡豆,到每日都有大型文藝演藝活動的文旅融合模式,赤坎華僑古鎮通過咖啡節實現了“華僑記憶-社區參與-產業創新”的
陳學朝展示剛剛出爐的小箬禮餅。陳學朝自小就十分喜愛吃禮餅,從17歲開始學習制作傳統禮餅,如今已經37年了。盡管店鋪位于鄉間,但學朝禮餅店制作的禮餅始終供不應求。陳學朝表示,未來,他計劃在保留核心工藝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低糖、小分量等健康化改
杭州博物館:歷史文化的集大成者杭州博物館可是杭州歷史文化的“代言人”。中國絲綢博物館:絲綢文化的夢幻之旅絲綢可是中國的一張亮麗名片,而中國絲綢博物館就是展示絲綢文化的絕佳之地。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傳統工藝的魅力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