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非遺這十年》線上展出,講傳承故事、展傳人風采
北京日報客戶端2023.10.1012:32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李洋
10月10日,《東城非遺這十年》專題宣傳展通過“非遺101”微信公眾號上線,展覽展示了十年來東城區非遺從保護傳承到創新發展不斷進階的成果,也展示了非遺傳承人和工作者們的風采。
東城區作為首都功能核心區,歷史文化底蘊深厚、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豐富,堪為非遺大區。展覽劃分了為人民造辦、展大國工藝、為時代發聲、譜奮斗華章共四個板塊,分別著眼于非遺與現代生活的融合、非遺技藝打造的國禮重器、非遺傳承保護的創新探索《東城非遺這十年》線上展出,講傳承故事、展傳人風采,以及東城非遺傳承保護近十年的歷程。登錄展廳,可以看到在VR虛擬展廳,展品720度全景展示,再輔以背景解說、三維動畫和視頻等,可以沉浸、清晰地交互觀展,非常便捷。
展覽聚焦三類人群11個人物,以短視頻記錄非遺人物傳承保護的心路歷程。在非遺傳承人代表身上,人們可以看到他們常年如一日,身體力行延續文化血脈;在基層非遺工作者、專家學者代表的身上,可以看到傳承與保護不僅有力度,更有溫度;而以非遺傳二代、傳三代為代表的青少年,則體現出新一代青年的擔當。
展覽還通過特制的時間軸,呈現出非遺傳承保護工作在東城區的發展變化。這十年,是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十年,也是東城非遺大家庭不斷壯大的十年。區級非遺名錄項目由118項增至225項;市級名錄項目由52項增至71項;國家級名錄項目由27項增至37項。其中,很多項目曾亮相中國APEC峰會、“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中非合作論壇、2023年北京冬奧會等重大活動,將燦爛的中華文明呈現給全世界。
展覽由東城區文旅局指導、區非遺保護中心主辦。除了線上展覽,公眾還可通過《東城瑰寶——北京市東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匯編》等著作了解更多信息。
上一篇
2025年7月15日,面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給出的最后期限,韓國交出的30頁答辯材料根本堵不住剽竊的窟窿。導火索是中國甩出的137項鐵證,把韓國五項非遺項目的老底扒了個干凈。這事再次證明,文化主權不能靠偷,扎扎實實搞傳承才是正道。老祖宗的東西
昨天,榮成漁民號子原生態民俗表演團15名演職人員啟程前往古都開封,代表山東省參加2017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暨全國民歌大賽及展演活動。據了解,2017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暨全國民歌展演活動,將于3月31日—4月2日在河南省開封市清明上河
2023年8月31日下午,湖北有漆非遺傳承公益項目35名志愿者在學院老師的帶領下參觀了荊州博物館,同學們邊走邊看邊拍,感受荊楚文化發展變遷,交流各自所思所想。
此外,超百萬餐飲商戶在美團報名“春節不打烊”活動,年夜飯線上預訂、外帶配送、吃住玩一站式等服務新模式涌現,進一步激發春節餐飲消費市場活力。提前半個月通過美團App、大眾點評App預訂年夜飯的訂單量較去年增長305%。
4月26日,在山東省重點打造的“齊魯1號”文旅專列上,一場別開生面的非遺文化盛宴吸引了眾多旅客的目光。兗州古稱魯郡,“齊魯1號”文旅專列,特邀魯郡面塑旅途非遺文化展演,旨在通過“非遺+旅游”模式,讓乘客在旅途中近距離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