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新聞1月19日電 (杜穎 安格)今天,在國家級非遺項目白紙坊太獅歡騰的舞動中,2023年“北京中軸非遺潮薈”活動亮相北京中軸線,集中展示京派剪紙、彩砂工藝、北京雕漆等非遺手工技藝項目,以及相聲、快板、京韻大鼓、西河大鼓等曲藝項目。
本次潮薈活動由北京市西城區文化和旅游局、西城區文物保護管理中心主辦,包括非遺手工技藝展示體驗活動、曲藝展演和西城區文創產品展示展銷三個版塊組成。西城區文化遺產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現有各級非遺代表性項目224個,其中國家級40個。
本次活動中展示了京派剪紙、彩砂工藝、北京雕漆、臉譜繪制、核雕、北京彩塑、曹氏風箏、北京葫蘆烙畫、蠟果制作技藝、傳統藥香制作技藝等非遺手工技藝項目,以及相聲、快板、京韻大鼓、西河大鼓等曲藝項目,不僅傳承了中軸非遺文化,更體現中國人民的智慧、勤勞和工匠精神,讓民眾在體驗傳統文化的同時,感受濃濃的年味;文創市集,集合了北京中軸線、非遺、京劇、IP聯名等主題的新消費產品,有賦予高質量文化IP的西城禮物,有圍繞北京中軸線建筑群設計的精巧手辦,匯集了多家高質量的文創品牌。不僅有傳統歷史文化的創意產品,更有結合當下市場新潮的創新產品,為市民群眾奉上一道豐盛的文創大餐,引領新春消費熱度,點燃城市“煙火氣”。
本次活動舉辦地——謙祥益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間,地處中軸線大柵欄地區重要節點位置,是中國近代文物建筑的重要遺存之一,汲取了西方建筑文化元素,東立面西方古典建筑風格十足,也點綴了一些中式裝飾,反映了中西文化融合,是大柵欄地區商業店鋪建筑中中西合璧的典型代表。作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內經營的“謙祥益綢緞莊”是馳名中外的北京“八大祥”之一的“中華老字號”企業。
北京市西城區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活動是西城區持續探索文物活化利用和非遺保護的又一舉措,真正讓“文物活起來”,從而助力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保護,進一步擴大優秀中華傳統文化影響力。(完)
2025年7月15日,面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給出的最后期限,韓國交出的30頁答辯材料根本堵不住剽竊的窟窿。導火索是中國甩出的137項鐵證,把韓國五項非遺項目的老底扒了個干凈。這事再次證明,文化主權不能靠偷,扎扎實實搞傳承才是正道。老祖宗的東西
昨天,榮成漁民號子原生態民俗表演團15名演職人員啟程前往古都開封,代表山東省參加2017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暨全國民歌大賽及展演活動。據了解,2017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暨全國民歌展演活動,將于3月31日—4月2日在河南省開封市清明上河
2023年8月31日下午,湖北有漆非遺傳承公益項目35名志愿者在學院老師的帶領下參觀了荊州博物館,同學們邊走邊看邊拍,感受荊楚文化發展變遷,交流各自所思所想。
在四川這片美食的沃土上,小吃不僅是味蕾的盛宴,更是文化的傳承。四川小吃10大品牌推薦四川宮廷糕點——匠心獨運,非遺糕點這四家品牌,以非遺技藝為加持,將四川小吃的“辣”味與文化底蘊完美融合,成為了四川美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
鄭光榮,北京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老北京叫賣”傳承人,同時被授予“中國非遺吆喝叫賣傳承人”及“新時代非遺傳承人”稱號,并擔任北京正明圣達叫賣團團長。他計劃通過更多國際文化交流活動,將“老北京的聲音”帶向世界舞臺,讓更多人聽見并感受到中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