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北京作為全國文化中心、歷史文化名城的文脈資源,找到更多適合申辦博物館的資源。市人大代表、北京燕京八絕博物館館長柏群帶來了一份鼓勵支持非遺及老字號企業興辦博物館的建議。
資料圖片柏群向記者介紹了一組數據,截至2022年底,北京老字號企業(品牌)數量超過220家,北京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非遺項目12個,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44個,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325個。“這些珍貴的資源,記錄了首善之區的文脈和新時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體系保護、傳承、創新、發展的重要成果。”
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金漆鑲嵌髹飾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柏群聯合燕京八絕八大工藝傳承人歷時10年,在京西石景山區打造了北京燕京八絕博物館。今年,他還計劃帶領團隊在位于朝陽區小紅門鄉的鎮海寺建設北京燕京八絕博物館東館。
柏群說,除燕京八絕博物館外,北京現有同仁堂博物館、六必居博物館、全聚德展覽館、北京中國紫檀博物館、北京金漆鑲嵌藝術博物館等非遺及老字號博物館。“希望相關政府部門繼續出臺政策措施引導和支持傳統非遺及老字號企業興辦博物館,促進老字號融入現代城市生活,真正地‘活’起來。”
老字號建博物館需要哪些支持?柏群建議,首先是對具有一定規模及品牌影響力的非遺及老字號企業開展專項調研,了解其申辦博物館的意愿或在申辦博物館過程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
另外,要完善配套政策。“對非遺及老字號企業申辦博物館給予一次性獎勵或專項經費支持。一些企業利用文物古建、工業遺產等資源申辦博物館的,可采取租金能減則減、能免盡免的原則。”柏群補充道,“博物館之城”的建設也離不開人才的助力,他建議對非遺及老字號企業博物館引進專業人才給予專項政策支持。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任珊
流程編輯:u002
7月17日,學校“牛鼓喧天,遺然‘志’得”暑期社會實踐團相繼走進陜西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館(以下簡稱陳列館)、西安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以下簡稱非遺館)參觀學習,切身感受非遺魅力,助推非遺傳承發展,堅定文化自信。陳列館是陜西首個全面、系統展示
2023年8月31日下午,湖北有漆非遺傳承公益項目35名志愿者在學院老師的帶領下參觀了荊州博物館,同學們邊走邊看邊拍,感受荊楚文化發展變遷,交流各自所思所想。
近日,「中博熱搜榜」2025年第一季度熱門工美非遺類博物館榜單公布,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榮登第11名!「中博熱搜榜」由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指導,博物館頭條統計發布。此次榜單還首次引入“ChatGPT指數”“DeepSeek指數”等AI大數據模型
鄭光榮,北京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老北京叫賣”傳承人,同時被授予“中國非遺吆喝叫賣傳承人”及“新時代非遺傳承人”稱號,并擔任北京正明圣達叫賣團團長。他計劃通過更多國際文化交流活動,將“老北京的聲音”帶向世界舞臺,讓更多人聽見并感受到中華文
十一黃金周來了,以上海老飯店、綠波廊、上海德興館、南翔饅頭店、松鶴樓等老字號為代表的滬上餐飲門店結合傳統節氣文化,以當季食材為主題推出時令美食,等著消費者來品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