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及文化和旅游部頒布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助力廣州完成粵港澳大灣區中嶺南文化中心地的任務,推動“人文灣區”的建設與發展,延續非遺品牌大會培育市場平臺的作用,不斷提升品牌凝聚力和價值核心力,2021第四屆非遺品牌大會(廣州)將于12月17至19日在廣州塔舉行。
2018年,首屆非遺品牌大會以“傳承·發展·創新”為主題,非遺品牌概念應運而生;2019年,第二屆非遺品牌大會圍繞“旅游”和“文創”兩大議題,探討了如何利用非遺打造“國潮”品牌;2020年,第三屆非遺品牌大會以“文旅·傳播·非遺”為主題,重點關注“非遺如何賦能行業和品牌”與“非遺品牌傳播與大事件營銷”。
2021年,“非遺品牌大會”寫入了文化和旅游部頒布的《“十四五”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規劃》,本次大會以“非遺品牌力”為主題,包括主旨發言、主題論壇、成果發布、路演四個板塊,配套兩項活動,旨在搭建非遺品牌的展示平臺,促進品牌的經驗交流,用市場與數字為非遺品牌賦能。大會由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主辦,廣州塔旅游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協辦,廣東今日頭條科技有限公司、廣州勵豐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支持,廣州文木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執行。
本屆大會以嶺南文化為核心,以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切入點,聯合抖音平臺,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經濟的潛力,以“新青年、新生活、新業態、新傳播”的非遺品牌創新歷程講述中國故事,集中展示本年度非遺品牌的活力,引領非物質文化遺產新風潮,帶領中國非遺品牌走向世界。文化部門相關負責人、國內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域專家學者、傳承人代表、非遺品牌企業代表等將齊聚一堂,就非遺品牌的發展進行分享與交流。大會將深入對接粵港澳三地商業資源,鏈接全國各行業優質品牌,聯動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州文交會,為非遺品牌對接市場提供平臺。《抖音大數據:非遺品牌年度報告》亦將在大會發布,用數據報告引發社會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注,并且通過提供數據助力非遺產業科學可持續發展。
大會期間,永慶坊、潮墟、嶺南印象園、廣州翼·空港文旅小鎮等廣州標志性場地將設置“Z世代非遺‘國潮’打卡點”,引導人們在非遺品牌大會相關話題下進行互動。2021年12月17日至2022年2月15日,廣州塔一樓環形展廳還將配套舉行“珠水孕新生,數字話非遺”非遺品牌數字化展覽,通過數字技術展示非遺保護與傳播,呈現非遺品牌建設成果。
南都記者 周佩文 實習生 鐘永紅
”李茜認為,中國傳統民俗手工藝品不只講究用,更講究情,每一件物品都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例如,女紅被稱為母親的藝術,它們不僅美在外在,更美在內涵,每一個花紋都經過奇思妙想,每一針一線都經過手的溫度,每一件成品都飽含著濃濃的親情,“這也是中國
課堂上,石家莊學院注重將非遺技藝與現代設計理念深度融合,鼓勵學生設計開發既保留傳統韻味又契合現代需求的非遺作品,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非遺傳承熱情?!爱敺沁z走進生活,我越來越發現蘊含在傳統文化中的美。
據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副秘書長侯惠哲介紹,現在工藝美術行業分為傳統手工藝品和現代工藝品生產兩大類。普查報告顯示,我國現共有省級以上工藝美術大師1787人,其中中國工藝美術大師365人。一邊是現代設計藝術專業的擴招與相對過剩,一邊是工藝美術專業的
每一座城市,都隱匿著獨屬于自己的非遺珍寶,等著我們去發掘和感受。有著“東方水城”美譽的蘇州,其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樣光彩照人。這些非遺項目不但彰顯了中國傳統文化與藝術的精華,更是咱們民族智慧與創造力的成果。讓我們一同去發掘并感受這些非遺文化,領
非物質文化遺產,如高腔藝術,承載著豐富的歷史與情感,正因此在當代生活中煥發著新的生機。這個傳承不僅僅是技藝的延續,更是文化和情感的交匯。楊百能日復一日的教導,不僅讓這門藝術得以傳承,更賦予了它生命的內涵。他明白,這不僅是對父輩手藝的傳承,也